心臟肥大、胸痛與心律不整 胸痛如有刺痛,表示有瘀血,悶痛是氣阻、氣機堵到。 如果是瘀血,下巨闕、心經的少府穴、神門穴、勞宮穴、小腸經的募穴關元(心跟小腸相表里)。 如果是悶痛,下公孫、內關、天突,用導氣法。 對于瘀血跟氣堵分不清楚,一般來說,先下公孫內關,再下巨闕關元,不管瘀血還是氣堵,兩個都會去掉。 治療心律不整,用關元穴的次數最多。 如果有心臟病,心臟和肺必須同時治療,胸悶胸痛、短氣(呼吸很短)呼不過來,“公孫內關胃心胸”,胃、心臟、胸就是指肺,公孫內關通通可以治。呼吸呼不過來加肺俞、中府、肺募穴太淵。 當心臟劇痛,若劇痛在正中間,下公孫內關;若痛在腎經,下對側的然谷、涌泉,要按照經絡來取子穴、井穴,“井主心下滿”,針下去,病去的很快。 中指尖在平平的桌面上摸,好像有個玻璃碎片在里面,這是心肌梗塞的癥狀,是關沖穴,心肌有梗塞反映在心包經上,心臟病才會有這種現象。 在心臟病急救的時候,病人心臟脈沒有了,如果心口還有余溫,就下關元、少府(心經的本穴),下針后,心臟就開始跳動。 心臟病前兆:失眠(心藏神,神不守就失眠),手指頭常會麻(心管上焦,管循環),大便不規則,有時下利有時便秘(心跟小腸表里),腳冰冷。 乳癌初期與中期腫塊治療 乳癰、乳癌,中醫叫“乳巖”。 乳房初期發現有硬塊,在天應的地方用隔姜灸,灸五壯、七壯、九壯都可以。 如果硬塊變成好大一個,已經紅腫了,這時要下針,用導引的方式,下肩井、足三里。針完后,按照循經取穴,針子穴或母穴或郄穴。若虛實不好辨證時,一律下原穴、絡穴、本穴。 實表示有東西在里面,有硬塊用瀉法,在子穴、本穴瀉,各種針法如白虎搖頭、赤鳳迎隨、迎隨法、插提法、透天涼等。沒有奶水,要先強脾胃。 凸起來、凹下去還沒有化膿,可以在天應上灸,灸到有水聲。乳根、乳中不要下針,膺窗可以下針,這是治療乳癌的針灸法,效果很好。 婦女在更年期后,沒有月經,奶水照樣來。所以沒有月經時,一定要有大便,讓月經下去。如果感覺潮熱、燥熱,就靠左邊睡,氣是上面,血在下面,就不會那么燥熱。如果還是會燥熱,要強心臟,按經絡取穴。 肺積水 乳癌末期灸法治療 治肺積水,用黃連一錢、巴豆八顆,巴豆去殼后跟黃連粉,揉成個餅放在肚臍上面艾灸,灸到病人腸鳴,肚子在叫,就停下來,一停下來,病人就會上吐下瀉。 霍亂下利隔鹽灸,所有的癃閉,可能是一般的膀胱炎、性病、淋病,小便不通利,膀胱結石,因石頭堵到了,都是隔鹽灸。 如果乳房有硬塊,但還沒有化膿水,就直接隔姜灸。 身上所有的膿瘍有兩種,一種是無味的膿水,一種是辛臭的膿水。沒有味道的,用隔附灸,隔著生附子或炮附子灸。若膿辛臭的,如乳癌,用白面粉、硫磺(淡黃色的石硫磺)、大蒜,三種等量,做成面餅放上面,灸一次,換一個面餅,至少要二十一壯,灸到里面腐爛掉的肌肉組織排出來,讓新的組織再生為止。 陰陽律,陰生陽就降。陽前進,陰就跟著退。 灸的時候,行陽,陽一行,氣血就動了。膿、膿瘍都是因陰在里面,陽不行才會積。所以灸它陽氣就會走動,只要陽氣一走動,陽氣就會一直在流行,病人胃口就很好,這是基本治療的手法。 遇到沒有看過,本來不存在的病,基本原則就是忘了病,只看癥狀,依中醫辨證論治,來決定如何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