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聽了十幾節微型課,結合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有幾點感悟: 一、巧用知識遷移,強化轉化思想。 大家都知道,微型課新課的引入非常關鍵,如果引入恰當,可以起到以舊促新的作用,還可以滲透數學思想與方法。比如幾位老師在教學面積公式的推導引入時,都巧妙運用了轉化思想,使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遇到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二、巧妙制造矛盾,引起思維沖突。 比如一位老師在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通過數方格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此方法已經不能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從而產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過努力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愿景。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你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孩子們十分明確地理解、感受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就是說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幸運地做到這一點,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三、通過自己探究,抽象概括真理。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很好的記住了公式,卻不會實際運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理解而死背出來的,應當采取什么方法防止死記硬背這種有害現象呢?蘇霍姆林斯基說:'識記應當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你應當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弄懂大量的事實,事物和現象以后再進行識記。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由弄懂事實、事物和現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的道理,一定要經過實際作業,而完成實際操作就是掌握知識。'正是學生從大量親身經歷的事實中抽象出真理,符合孩子們的認知規律。 四、重視學習過程,兼顧學習結果。 有句話說得好:'你讓我聽,我可能忘記;你讓我看,我可能記住;你讓我做,我會徹底掌握。'幾位老師在學習圖形的面積時,通過動手拼擺,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面積的計算方法。整合過程讓學生自己做,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