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要到了,是不是準備外出游玩了?春暖花開,人們開始了踏青郊游或者在林地露營之類的戶外活動,但其中潛伏不少危險因素,其中就包括蜱蟲所帶來的危害。
南京市第二醫院近日接診了一例被蜱蟲叮咬的患者。劉女士和家人一起出去玩,席地時突然感覺后肩頸部像被蟲子咬了,疼。一看是一個黑色的蟲子,頭已經鉆進皮膚。回家后一番折騰,還是無法將蟲子取出。劉女士急了,輾轉數家醫院后來到南京市第二醫院,急診外科的龐醫生一看,表示這是蜱。
急診科副主任江浩說,蜱蟲最主要的寄居地為雜草地、樹木、墻 壁、地面和雜物縫隙中。主要活動季節為春秋兩季,對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蜱蟲叮咬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動物后,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 蜱蟲是什么 蜱在民間俗稱“草爬子”,它呈紅褐色或灰褐色,長卵圓形,背腹扁平,從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主要生活在森林、丘陵地區。最初一般只有米粒大小,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叮咬人體時它會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因而許多人被咬時往往察覺不到。 它吸起血來,和蚊子可不太一樣。蚊子吸血時間很短暫,但蜱蟲吸血時把假頭埋入皮膚下,吸血時間可長達數天,吸飽血后自行脫落。雌蟲吸飽血膨脹后形狀如同蓖麻籽。
蜱蟲的危害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癥狀,一般均較輕微。 但蜱作為一種傳播傳染病的媒介生物,體內可有多種病原體(病毒、細菌、寄生蟲),常通過叮咬吸血使人患病。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萊姆病、森林腦炎等,尤其是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中國每年夏季均有居民被蜱蟲咬傷而患上“蜱蟲病”的報道,甚至有病人不治身亡。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007年,我省第一次發現蜱蟲病,2010年夏天,河南商城縣,有多人被一種叫做蜱的小蟲子咬傷,其中近二十人不治身亡。 截至目前,蜱蟲病多發在信陽、南陽桐柏和駐馬店確山。目前,國內還未分離出病原體,也不清楚它的傳播途徑,只是參考國際研究得知,蜱蟲攜帶的病毒,能侵染人體細胞,致使人體血小板、白細胞銳減,并具傳染性。 發病季節絕大多數在5-11月,5-7月為主要高峰期,9 月份為次高峰期。 如何防蜱蟲叮咬
如何去除附著在皮膚上的蜱 如果發現有蜱附著在皮膚上,不要緊張,應盡快移除蜱;被蜱叮咬的部位可用碘伏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拔除的蜱可扔入馬桶中沖掉或用膠帶纏繞后丟棄。
拔出蜱蟲的正確方法如下:
如果叮咬很深甚至蜱蟲已鉆入皮膚,無法自行移除,請盡快到醫療機構就診取出。 來源:大河微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