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二、大學之道,在親民 三、至善是心之本體 四、知止而后有定 五、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六、理清八條目,“誠意”、“正心”是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七、格物功夫須曉得“頭腦” 八、自慊與慎獨 九、“誠”既是本體,也是功夫 十、正心,復其體也;修身,著其用也 十一、“心不在焉”是正心功夫 附:中庸與大學 一、“率性之謂道” 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二、“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三、“可離非道也” 與 “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與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五、“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與 “心不在焉” 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七、“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與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八、“中庸其至矣乎” 與 “止于至善” 九、“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與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十、“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與 “于止,知其所止” 十一、“誠身” 與 “誠意” 十二、“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十三、“唯天下至誠” 與 “止于至善” 十四、“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 與 “誠于中,形于外” 十五、“誠者自成也” 與 “誠意” 十六、“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與 “格物” 十七、“成物,知也” 與 “致知在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