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功力拳”是從流傳在四川的地方傳統拳術中提煉出來的技擊實戰手法。 特點是:發勁剛猛,動作快速,閃躲圓滑,快速連擊,柔剛并濟,虛實并用,以巧取勝。 全套加起、收式共25個組合動作。要求在25秒至30秒鐘內完成,最慢不超過40秒鐘。整個套路短小精悍;拳、掌、爪、肘、腕、膝、胯、臂、腳處處皆用。 在身法上講究:吞如靈貓捕鼠,吐似餓虎出林,沉如老翁戮杖,浮似金鷹撲雀。 要求:腰動手腳隨,一動周身活。 步法上講究:站,要落地生根;走,繞邊門而入;斜進斜退,多跟和一字步。 要求:進步有如疾風掃柳,退步好似敗葉隨風。 打法上講究:防中帶打,打中帶防;邊格邊進,靈巧剛強。步到拳到,拳到腿到;先發后制。在實戰中,關鍵是:快、硬、勁。俗話說:“百法有百解,唯快無解,唯硬無解。”兵法上也講:“兵貴神速”、“攻其不備”、“打其不知”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練為戰,同樣的打法,稍微變換一下姿勢,改變一下角度,就可換防為攻,改攻為防。 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是不允許有思考余地的。只有平時把各種擊打和防守的方法練純熟,熟悉到自動化的程度,形成條件反射,戰時才能應付各種變化,做到臨敵不亂,應付自如。練習時總的要求是:手、腳、氣三者緊密相連,以氣催力,要體現出峨嵋派拳術“剛、柔、脆、快、巧”的特殊風格。 為了更快地掌握好“功力拳”,可將套路中:跨腳雙推手,白虎洗臉;黑虎掏心→倒撞金鐘→仙人指路;翻江倒海→雙龍出洞→夜叉探海;龍虎相交等重要組合動作拆開來,反復練習,仔細推敲,日久自能見效。 峨帽功力拳,防身和健身的價值較高。常練此拳能使身手敏捷,腳法利便,能提高速度和力量素質,能增強心肺功能和大腦神經的快速反應能力。 峨嵋功力拳實用手法動作圖解 1.懷中抱月(開立步合抱手) ①乙方(穿黑衣者)左腳在前,右腳在后(或者右腳在前,左腳在后),用右直拳攻擊甲方面部,右拳心向下,左拳收抱于左腰側,目視甲方。(圖1) ②甲方(穿白衣者)左腳向左前斜進一步,身體向右偏側,略閃過對方來拳,左拳變爪從腰間向上劃弧,刁拿住乙方右手腕,左手心向下,右手屈臂收抱于腰間,右拳心向上,目視乙方。(圖2) ③上動不停,甲方向左側擰腰轉胯,重心前移至左腳,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右拳從腰間直線向乙方面部攻擊,右拳心向左,力達拳面。(圖3) 要領說明:不論乙方用直拳攻擊甲方的面部或胸部,甲方只要一搭手,另一手就須隨身體擰轉而急速出擊。 (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