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唐朝、宋朝和明朝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朝代,可是,當我們分別說到它們的建立者,劉邦、李淵、趙匡胤和朱元璋時,會發(fā)現劉邦、李淵的廟號是高祖,而趙匡胤、朱元璋廟號是太祖,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廟號。顧名思義,廟號就是在宗廟里使用的名號,是后人供奉先帝時的尊稱。早在商朝,重視祭祀的商人就給那些受人愛戴的先王設置了廟號,用來紀念先王的功績。一般來說,“創(chuàng)基立業(yè)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 那么,劉邦作為漢朝的創(chuàng)建者,為什么被叫做高祖而不是太祖呢?其實,劉邦的廟號正是太祖,在《資治通鑒》中,劉邦被叫做“太祖高皇帝”。其中,“高皇帝”是他的謚號,“太祖”則是廟號。人們一般稱呼劉邦為“高祖”主要是來自于《史記》的《高祖本紀》,那么,為什么司馬光叫劉邦太祖,而司馬遷要叫劉邦高祖呢? 原因在于時代的不同。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期,而劉邦是武帝劉徹的曾祖父,按照當時的輩分,劉徹應該管劉邦叫做高祖,司馬遷因為處在同一時代,也采用這個叫法,于是《史記》上就以“高祖”來稱呼劉邦。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中記載:“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令郡國諸侯各立高祖廟,以歲時祠。”劉邦死后,大臣們商議說,首先劉邦是開國之君,應當廟號為漢太祖;與此同時,他功勛卓著,于是謚號為高皇帝,這段文字表明,劉邦的廟號確實是太祖。 劉邦開創(chuàng)漢朝,被尊為太祖,李淵同樣是唐朝的開國之君,為什么他的廟號卻是高祖呢?其實原因在于,唐朝的太祖叫做李虎。看到這里可能許多讀者會一愣,誰是李虎?他是李淵的祖父,生前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拜太尉,被封隴西郡公,北周時,他又被追封唐國公。正是他為李家日后的輝煌奠定了基礎,于是在李淵登基后,追封他為太祖。此外,李淵還給了他父親李昞世宗的廟號。 和李淵類似的還有他的姨父,也就是隋文帝楊堅。楊堅開創(chuàng)隋朝,但他的廟號卻是高祖,這是因為,他把太祖的名號讓給了自己的父親楊忠。楊忠是北周的柱國大將軍,被封隨國公,死后又被追贈太保。 還有更遠點兒的,更始三年(25),光武帝劉秀登基,建元建武。劉秀雖然是東漢的創(chuàng)始人,但他因為仍是漢朝皇帝,當不了太祖,只好被尊為世祖。至于趙匡胤、朱元璋,他們都是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自然是順理成章的被尊為太祖。 廟號和謚號相似,都體現了后人對君主的評價,寄托了后人的思念,人們在提到這些廟號的同時,也是在對君主的貢獻進行頌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