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機構戰法,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在龍虎榜上的公開信息獲取多家機構一致看好的股票,列入股票池,針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和籌碼結構,尋找最佳的買賣點位。 一般機構投資者是指在金融市場從事證券投資的法人機構,主要有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投資基金、證券公司、銀行等。與散戶投資者相比,機構投資者的調研能力更強,擁有的資源更多,消息獲取速度更快。很多時候往往是多家機構集體調研發現某公司股價低估,立即建倉,等待建倉完畢抬拉股價后,發布研報讓不明所以的散戶接盤。機構戰法就是站在機構一側,借用機構一方的調研實力,在股市盈利的一套核心秘籍!同時為了規避市場上的“假機構”,一般短期內至少3家機構買入的個股才是我們的心儀的目標。 回顧一下在本輪行情下,我們機構戰法選出的股票池: 4月25日 603317天味食品,大肉9%! 4月29日 002127南極電商,新高! 4月29日 603882金域醫學,有望新一波主升! 4月30日 000043中航善達,板!5月10日再板! 4月30日 000876新希望,回調后2連板! 5月8日 300770新媒股份,隔日高開8%! 從上面的個股表現來看,選出后需要立即介入,馬上大幅盈利的有603317天味食品、000043中航善達、300770新媒股份。需要耐心等待回調低吸機會的有002127南極電商、603882金域醫學、000876新希望。 對上述幾只個股進行分類研究可以發現,需要立即介入甚至搶集合競價的個股共同點在于: 1.機構在短期內多個交易日買入(天味食品、新媒股份),次新股是重要加分項,說明機構認為當前股價至少被低估10% 2.超過4家機構一致性看好(中航善達、新媒股份),即便大盤和個股盤中劇烈震蕩也堅定看好 ![]() 耐心等待回調才是買點,爭取獲得機構近期成本價以下的籌碼的個股共同點在于: 1.非次新股,次新股交易活躍,在機構買入的情況下很難出現深幅回調,而上市時間較長的個股籌碼沉淀分散,回調是更好的買點 2.流通市值較大,短線很難出現連續暴漲的情況 ![]() 核心的邏輯思維就在這里,大家也可以對著近期的龍虎榜一一對照去理解,至于細化到某一只個股的買賣點,那就要牽扯到市值、成交量和籌碼結構上了,篇幅有限,我們可以下次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