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瘡的內治三證型: 1,肝經郁熱證 2,脾虛濕蘊證 3,氣滯血瘀證 蛇串瘡的內治三證型所用方劑: 1,肝經郁熱證:龍膽瀉肝湯加減 2,脾虛濕蘊證:除濕胃苓湯加減 3,氣滯血瘀證:柴胡疏肝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蛇串瘡的內治三證型所用方劑方歌: 1,肝經郁熱證: 龍膽瀉肝湯:龍膽瀉肝梔芩柴,木通車前澤瀉偕,生地當歸與甘草,肝膽實火濕熱排。 2,脾虛濕蘊證: 除濕胃苓湯: 除濕胃苓火丹瘡,脾肺濕熱皰白黃,胃苓湯加通梔子,滑石防風合成方。 胃苓湯:平胃散加五苓散 平胃散:平胃散中蒼術樸,陳皮甘草姜棗齊,濕困脾胃淡無味,燥濕蘊脾理氣宜。 五苓散:桂枝,豬苓,茯苓,澤瀉,白術。 3,氣滯血瘀證: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實易殼行氣良,再加陳皮理滯氣,氣悶脅痛皆可暢。 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熟地,白芍,川芎。 外治: 1,初起用二味拔毒散調濃茶水外涂;或外敷玉露膏;或外擦雙柏散,三黃洗劑,清涼乳劑(麻油加飽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攪拌成乳狀),每天三次; 2,水皰破后,用黃連膏、四黃膏或青黛膏外涂;有壞死者,用九一丹或海浮散外用。 3,若水皰不破或水皰較大者,可用三棱針或消毒空針刺破,吸盡皰液或使皰液流出,以減輕脹痛不適感。 針刺療法: 取內關,陽陵泉,足三里穴。局部周圍臥針平刺,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疼痛日久者加支溝,或阿是穴強刺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