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座山
落花無言
2017-01-03
閱讀297 山中歲月自從主廠從這里遷走以后,為了以示區別,我習慣稱這里為龍尾山。事實上,我們以前也常常這么叫來著,僅僅是一個稱謂而已。 記得讀初中那會兒,老師讓我們寫過一篇關于龍尾山傳說的作文,印象中我寫得很糟糕,為此語文老師特意將我叫到辦公室狠批了一頓。站在那里反思,終是難以修改:因為實在不知道這座山起于哪里,終于何處,而關于她的傳說更是聞所未聞,閉門又如何能造車呢? 近幾年,我常常或獨自或與同事一道,在工作之余將附近轉了個遍,我驚奇地發現:其實自己宛如置身于一個世外桃源。 當自己偶爾孩子般地嘖嘖贊嘆著這里的美景時,也有當地人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這不是很稀松平常嘛,值得一顧再顧? 偶爾也有早早遠走他鄉的舊日同學以無比同情的語調在微信里留言:真的無法想象你在那里的日子! 在同學的眼里,這里仿佛是十二月黨人流放的西伯利亞,荒涼異常。而我常想:許多人追逐著世人的目光游走于一個個古鎮、一個個田園,看的又是什么呢? 說明一下,這個相冊基本上是自己平日里和同事散步的記錄,按照季節的順序,而非年代,不過,大多是近兩、三年拍的。1.小扣柴門久不開。院外,一樹繁花,院里,春色不見。這里是二區澡堂斜對面的一棟居民樓。(可惜這棵李樹已被砍了。拍攝于2015年春天)揀拾一朵桃花當胸針。(2016年這是分廠前面的一片桃林,梨樹還在,桃樹也消失了。)誰能想到這山林里會有幾棵高大的橡樹呢?舒婷詩里的橡樹,我愛著的橡樹。而學校山的對面有一大片桃園,春天的時候,我總流連其間。每年清明前后,廠門口這條大道上便落滿了櫻花,聞香而來,踏花而歸。當那梨花開遍了原野,我又想起了你。山谷里開滿了白色的薺菜花。在過去三區泵房的前面不遠處,不知何時種上了一片茶林。茶林的西邊有一個小水塘,我習慣了黃昏時在這里散步,而我記錄的許多落日便是在此處看到的。這是大水庫旁的大堤的另一側,偶爾有牛在此悠閑踱步。![]() 晚霞滿天。![]() 斑駁的墻,斑駁的影……![]()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射的地方。(賓館通向五金廠的那條路)![]() 原來山頂上的小學門口,這里曾是小時候我們上體育課的場地。![]() 商店后面這條小路,夏季綠陰森森。![]() 這幾棵老梧桐都上了年紀。![]() 分廠這條大道在沒遷廠之前往往是老人、孩子們夏季乘涼的首選之地。![]() 運動場上綠草茂密,野花遍地,像花的海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花次第開放。![]() 晚霞之下,夕陽之上。![]()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二區,一片小小的樹林(2018年的春天,這片小林子已不復存在)。![]()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大水庫是我常常流連的地方。![]() 熟悉的老房子,不再熟悉的我。![]() 初秋,金色的稻田。![]() 果園里,棗子熟了。![]() 學校西邊的小樹林(如今已被砍去,我常常看著一些事物消失,另一些事物又慢慢萌生。)![]() “當你感到憂愁和煩惱的時候,就到這兒來敞開胸懷遙望大自然。你能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個生靈里,感到上帝無所不在,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記得少年時看過一部電影《茜茜公主》,里面的這段臺詞我一直印象深刻。我想,這也是我喜歡這寂靜的山林的重要原因。![]() 一區十二戶前面的田野。![]() 分廠這條道路兩邊除了梧桐,還有幾棵高大的銀杏。![]() 梧桐葉黃,人生幾度秋涼。![]() 過去人們最喜歡的荷花亭成了這般模樣……![]() 山區一棟孤零零的紅磚房。![]() 下班了,到山里散散心。這是幾年前拍的,如今我身后那片松樹已砍,種上了桃樹,明年站在學校教學樓的走廊上就能看到桃花盛開的景象。![]() 一個不大的校園,我在此已待了二十八年(截止到2019年)。![]() 冬天,果園里有許多薺菜,偶爾我會和同事一起去挖。![]() 夕陽西下,你們在天涯。![]() 鋪滿落葉的林間。![]() 仿佛只有在花下記錄一下,才算不辜負春光。![]() 閑暇之余,我喜歡用鏡頭記錄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然后分享給仍思念這里的人們。![]() 這條通往三區的小路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我此時站立的地方過去有著三區幾幢平房,后來,房子拆了。![]() 三區的魚塘邊。![]() 去年拍過的地方,今年我又來了。![]() 梨花開遍了原野。![]() 距上次站在這龍尾山上,這中間隔了三十六年的光陰……![]() 2019年的春天,此時,我已五十。![]() 這條兩邊開滿淡紫色的花兒的小徑,也許只有我看到了,想到沒有多少人能真正懂的這里的美,心里還是有點凄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