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這個名字 似乎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存在 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后,出生于中華民國廣東省廣州市,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生母莊氏乃清廷國子監祭酒之后。貝氏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妻子盧淑華 (Eileen Loo)為中國留美學生,婚后育有三子一女,其中貝建中(Chien Chung Pei)與貝禮中(Li Chung Pei)皆是美國著名建筑師。 主要代表作 ▽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法國巴黎 1983年—1989年 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是貝聿銘最為出名的作品之一。 他設計了一個21米高的鋼框玻璃幕墻, 金字塔作為博物館的大門, 附近有三座較小的金字塔。 這與法式風格的盧浮宮形成鮮明對比。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卡塔爾 多哈 2000—2008 這座博物館在2008年順利開館, 貝聿銘稱這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將是他最后一個大型文化建筑。 貝老的目標是 將較久遠時代的價值觀融入當今的文化之中, 或如他所說的, 捕捉住“伊斯蘭建筑的精髓”。 美秀美術館 (Miho Museum)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1996-1997年 貝老以桃花源為原型, 精心策劃設計了這棟美術館。 整個美術館的參訪過程, 好比是世外桃源的發現之旅, 峰回路轉,引人入勝, 唯美景致處處動人,讓人留以回味。 蘇州博物館 2003年—2006年 (新館) 建筑的靈感來源于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 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 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 新館與拙政園相互借景、相互輝映, 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化延續。 中國銀行總部大樓 中國北京 香山飯店 北京 1982年 中國駐美大使館 從法國巴黎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到卡塔爾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從中國的香山飯店再到日本的美秀美術館 貝老的作品征服了世界 他用了102年的時間 傾其一生 只為向世人呈現 最美、最極致的設計 謹以此文向貝老致敬,一路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