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的一封邀請函引起了業界一陣熱議,邀請函正中的圖案是一個撕裂的“O”型,而甲骨文的主要業務,就是Oracle數據庫,不難看出阿里云這次要幫助全球企業完成去“O”了。 有趣的是,阿里巴巴之前還是甲骨文在亞洲最大的客戶,直到2009年,阿里云提出要移除Oracle數據庫,舉起去“O”大旗,現在在幫更多企業去O,Oracle的好日子可能到頭了。 Oracle的衰退既有內憂也有外患。以Oracle為代表的傳統商業數據庫,本身價格就很貴,運維挑戰還非常大,和物聯網數據爆發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也確實有點脫軌。而且這幾年,許多公司上云的想法也在不斷攀升,云原生數據庫的發展也是順其自然的事兒。 對比傳統數據庫,云數據庫天然具有云計算的彈性能力,而且好用、開放,性價比非常高,這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無疑具備強大吸引力。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云原生數據庫取代傳統商業數據庫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一家公司去O并不是什么難事,要帶著眾多公司一起才真的是技術活。阿里巴巴十年前就扛起了去“O”大旗,堪稱去“O”的鼻祖,加上阿里云本身在數據庫領域技術實力,例如2018年推出了國內第一個云原生數據庫PolarDB,并且入選了Gartner數據庫魔力象限,這些經驗和技術實力的輸出大大降低了企業去“O”的門檻,擁有這一能力的恐怕全球也只有寥寥幾家吧。 毫無疑問,在這場數據庫新舊力量的對決中,Oracle敗局已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