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癡女王
歡迎來到美貌與智慧的世界2小時前
該來的始終要來。 韓劇《請回答1988》終于確定要被翻拍! △翻拍版劇名改為《相約九八》,集數為 45 集,下個月開拍。翻拍后變成:1997 年香港回歸前后深圳市羅湖區某條街上五戶人的故事。這主題給我感覺就很像XX獻禮大片。 聽到這個消息,微博一片哀嚎,大家的反應和我內心的OS一模一樣。 在外人看來,這年頭那么多劇被翻拍,大家早應該見怪不怪了才是,為什么還要那么激動? 因為被翻拍的劇,不是別的,是我們心頭的白月光,青春劇的一番,至今在豆瓣有9.7分的——《請回答1988》啊! △超過31W人看過依然有9.7分的高分,說是神作其實也不算夸張。 給不熟悉的花花介紹一下背景,《請回答1988》是韓劇「請回答系列」的第三部,前兩部分別是《請回答1997》和《請回答1994》。 這系列是韓國TVN電視臺拍攝的青春題材,最大特色是「年代感」和「猜老公」。 △從海報就能看出,整個系列,都是很有時代氣息的作品。《1997》講的是追星小伙伴的故事,《1994》是大學生寄宿族的故事,前兩部口碑都不錯,《1997》9.3分,《1994》8.8分。 但和前兩部以“初戀”為主題不太一樣,《請回答1988》作為這個系列目前的最高分,講的是1988年在韓國首爾雙門洞,一個胡同五家人的故事。 雖然主角同樣是這五個家庭里,五個青梅竹馬的18歲少年——德善、阿澤、正煥(狗煥)、善宇、東龍(娃娃魚)。 「青春」和「愛情」依然是主線,可在初戀的故事之外,「家庭」和「鄰里」也是《請回答1998》非常重要的兩部分。 △從左到右分別是東龍、阿澤、德善、正煥、善宇。 △從海報就能看出《請回答1988》和前兩部的不同。前兩部的海報上,主角都是少年男女,而《請回答1988》的海報上是五家人的大合照。 在題材上,《請回答1988》不算新鮮。 但為什么它可以憑老生常談的青春題材,得到9.7分的評價? 為什么一部主打“年代感”的韓劇,會成為那么多中國觀眾(包括我)眼里不可復制的“白月光”? 為什么大多數人都覺得翻拍是不可能的任務? △雖然飾演阿澤的樸寶劍當時的顏,就是“白月光”初戀的感覺,但真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啦! 下面就讓我們 再一次重溫1988的魅力。 作為一部懷舊青春片,《請回答1988》能引起超越本土的共鳴,首先第一點,就是做到了年代還原。 1988,對韓國來說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件:漢城奧運會(劇里叫首爾奧運會,大家懂的)、池江憲事件(被改編成電影《假日》)、總統全斗煥下臺。 經濟上則是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騰飛的階段。 雖然這些都不是我們熟悉的背景,可劇里那種因為環境在變好,每個人對生活都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狀態,跟我們過去的經歷是相似的。 ![]() △《請回答1988》第一集開頭就有一段關于時代的描述:雖然有冷戰,但內心火熱,雖不富裕,但有段內心溫暖的歲月。和現在比起來,無疑是舊石器時代,但是我們的18歲,自認為是在時代最前沿。短短幾十秒就定下了劇基調,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和一般青春片格局就不一樣。 而身處亞洲文化圈,那個時代,我們和韓國也有很多共同的偶像。 周潤發、張國榮、王祖賢、湯姆克魯斯…… 劇集一開始,就有五個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英雄本色》的場景。 同學之間的稱呼,也喜歡用明星來給對方起花名。 這些熟悉的文化,拉近了我們和1988年的韓國的距離。 而除了在服化道上的細致,《請回答1988》在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它不僅僅把年代當作一個背景板,它還讓大時代與劇中的人物發生聯系。 第一集,女主角德善就被選為馬達加斯加國家代表隊的“舉牌小姐”。 第三集德善爸爸看著電視里播的是池江憲被捕的新聞,發出“沒錢有罪”的感嘆。 △1988年池江憲因盜竊5百56萬韓元被抓入獄判刑17年。同年9月時任韓國總統金斗煥的弟弟,因涉嫌職務貪污,侵吞了國家幾十億韓元的財產,可最終只被判了七年刑,然后又被停止執行。這兩個事件形成的鮮明對比和極度的不公平,引發了韓國人民的不滿。“有錢無罪 沒錢有罪”就是池江憲被捕時說的一句話。 第五集德善的姐姐寶拉參與了反對執政黨的學生運動。 這些人物和1988年的關聯,讓整個故事變得更真實和豐滿。 我們這些韓國以外的觀眾看了也能入戲,正是因為劇里的人物和行動都是符合時代邏輯的。 反觀國內現在的一些青春劇:90年代就刷智能手機,上高中就化大濃妝,人物和時代是割裂的…… 翻拍的中國版想要立得住,首先就要解決這個懸浮的大問題。 △其實在去年就有一部《我們的青春期》被營銷成“中國版《請回答1988》”(重點沒買版權),故事就不說了,看場景道具,質感就跟人家差很遠,左邊是80年代末的胡同,右邊像是影視城臨時搭起來的布景。 年代感可以讓人入戲。 但要感同身受,關鍵是情感。 每一個看過《請回答1988》的人,都對這一部分印象深刻。 沒有人可以在抵抗1988的淚點攻擊,家庭、鄰里、青春,總有一個會戳中你。 比如家庭。 1988里五家人,每家人都有不同的狀況,每家人又有不同的溫暖。 像女主角德善家,家境不好,偏偏孩子最多,一家三姐弟。 △從吃飯這一個簡單的場景,就可以看出德善家確實不太寬裕。 姐姐寶拉從小成績優異,考上了首爾大學,是父母的驕傲。 弟弟余暉,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個男孩子,還是老幺,父母難免偏心。 而德善,在家里是平凡不受寵的老二。 因為和姐姐生日只差三天,每年都只能和姐姐一起過生日。 總是被忽略的德善,有一次忍不住發脾氣了。 “為什么總有我是被隨便對待的?” 可爸媽真的是不愛德善嗎? 并不是,他們只是因為要照顧太多人而疏于表達。 在德善發完脾氣以后,爸爸買了一個生日蛋糕,等在德善回家的路上,重新給她過生日。 “爸爸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即使平時老是罵你臭丫頭,吼你不聽話、不爭氣。 但在爸媽眼里,“德善就是最美的女兒,比電視明星美百倍千倍”。 德善一家喜歡打打鬧鬧。 阿澤家,則是內斂的兩父子。 媽媽死了以后,阿澤和爸爸搬到雙門洞,相依為命。 阿澤是圍棋天才,他關注的事情就只有圍棋,平時經常要出國比賽。 爸爸和他之間幾乎沒有什么話題。 但不說話并不代表冷漠。 爸爸其實時刻關注著兒子的動向。 有一集阿澤去日本比賽,可寫有酒店電話的紙條卻留在一個上鎖的抽屜里。 結果在阿澤爸爸在電視上看到阿澤坐的航班出事了,平時淡定的他急得不行,徒手掰開那個抽屜找電話打給阿澤。 但為了不讓阿澤擔心,在電話里,爸爸又刻意保持著平靜。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的感情就是這樣,不善言辭的外表下都是一片波濤洶涌。 同樣是單親家庭的還有善宇家。 但和阿澤家情況不太一樣,善宇的爸爸去世了,全靠媽媽照顧善宇和年幼的妹妹珍珠。 懂事的善宇,把媽媽的苦看在眼里。 他是貼心的、溫柔的兒子,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媽媽的自尊。 即便媽媽做的飯又咸又難吃,還有沒剝掉的雞蛋殼,善宇也會一口口吃掉,不傷媽媽的心。 德善樓上的正煥家,是雙門洞的有錢人家。 他們以前也很窮,一家四口只能擠在一個單間,全靠哥哥正峰買彩票中獎了才成為土豪。 △正煥家是可以開車去吃牛扒的土豪 他們家的愛就是,正煥爸搞怪,正煥媽啰嗦。 想讓爸爸高興,就接受他浮夸的耍寶方式。 想增加媽媽的存在感,就要不停稱贊她: “我們這些男人,如果沒有你,都是垃圾!” 其實父母有時候也是小孩子啦,哄哄他們大家都會很開心。 東龍家,因為父母是雙職工,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管東龍。 不過再忙的父母,終歸還是疼小孩的。 有一集東龍和朋友去騎摩托車沒戴安全帽被抓到了警察局。 警察叫來了東龍的媽媽,東龍特別怕,因為平時媽媽很忙很兇,以為一定是一頓罵。 結果沒想到,媽媽趕到警察局,不僅關心他有沒有受傷,回到家后還為他做了一頓飯陪他聊天。 經過這件事,東龍終于解開了和媽媽的心結。 以前他埋怨媽媽老是工作沒有時間陪他,后來他卻以有工作的媽媽為豪。 “我喜歡我媽媽,她和你們的媽媽都不一樣。” 而除了這些,1988更感人的地方,是它不僅關注我們這一代與父母之間的交流,還寫到了父母和祖輩之間的感情。 在我們總是抱怨父母的時候,其實有沒有想過,父母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孩子,他們也有繃不住的時候。 德善的爸爸,在奶奶的喪禮上,雖然笑著接待賓客做完了所有儀式,可是看到從美國回來的大哥,還是忍不住哭成一團。 獨立撫養兩個小孩的善宇媽媽也是。 平日無論多堅強,面對惡婆婆也沒有退縮,可是一看到親媽留下的信和錢時,便觸動了她內心最脆弱的那根弦,淚流不止。 “大人只是在忍。” “大人也會疼。” 《請回答1988》里描述的親情,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總是讓人鼻子一酸。 每次看完,我都很想抱抱我的父母,跟他們說“我愛你們”,我也想做你們的守護神。 家庭以外,《請回答1988》還喚起了我們對「鄰里」這個詞的懷念。 現在大家都住進了高樓,早就沒有當年在一個胡同玩耍的青梅竹馬。 可在我讀小學以前,確實也有過這么一段溫馨的時光。 就像1988開頭那樣,吃飯了,有加餸,就給別人家送去,甚至有時還留在鄰居家蹭飯。 德善媽媽、善宇媽媽、正煥媽媽三位媽媽的鄰里情,也一點兒都不比五個小孩的友情遜色。 我最喜歡看她們坐在巷子里,一邊擇菜,一邊說黃段子的劇情。 為什么讓我想起了之前推薦的大小S阿雅范曉萱那個老姐妹綜藝。 最難得的是,德善、善宇、正煥三家雖然貧富有差,正煥家因為中了彩票比其他人都有錢。 可她們心中完全沒有芥蒂,正煥媽媽更是把其余兩位當姐妹,還時不時接濟她們。 德善要去修學旅行,但家里生活費所剩無幾,德善媽媽想起之前欠正煥媽媽的錢還沒還,不好意思再開口借錢。 正煥媽媽知道后,偷偷把錢塞在給德善媽媽的玉米里。 善宇的奶奶要來。 正煥媽媽比善宇媽媽還激動生氣。 特意把自己的好衣服借給善宇媽媽,讓她不要被婆婆看笑話。 善宇媽媽和阿澤爸爸走得很近,但是因為怕孩子不喜歡,不愿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正煥媽媽卻說,善宇媽媽也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愛情」是我們現在國產偶像劇的主題。 《請回答1988》的翻拍電視劇備案里,顯然也把主角的三角戀當重點。 確實,整個請回答系列,一直延續的就是“猜老公”戲碼,《請回答1988》當然不例外。 看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德善究竟要選阿澤還是正煥。 △劇情里,每幾集就會有一個“20年后”的閃回,我們可以看到20年后的德善和她的老公,但在最后一集之前,我們都不知道她的老公到底是誰。 但其實,我覺得《請回答1988》所描繪的,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青春”。 青春里最美好的感情是什么? 是各種懵懂沖動讓人無所適從卻又無法抑制的小情愫。 善宇有事沒事去找德善借東西,其實只為看寶拉一眼。 正煥在顛簸的公交車上,用力撐著扶手,默默護著德善。 還有阿澤,即便他是一個內向害羞的少年,但在初雪那天晚上,他可以鼓起所有勇氣,給心愛的女孩打電話。 年少時我們可能都會遇到一個人,讓我們甘心為他奮不顧身。 我們可能像善宇一樣得償所愿了,也可能像正煥一樣黯然放棄了,但這都是青春的印記,不是嗎? 而德善的感情走向,也讓我覺得很真實。 有人詬病她“誰喜歡她,她就喜歡誰”,這倒是沒錯。 一開始,她誤會常常來借東西的善宇是喜歡自己,開始期待善宇的表白。 后來,因為正煥不讓她去聯誼,她覺得正煥是喜歡她,給正煥送粉色襯衫。 △其實那一次德善沒有弄錯,正煥確實是喜歡她的。但是后來她看見正煥沒有穿她送的襯衫,反倒是正煥哥哥正峰穿了一件一樣的,以為是正煥不在意她,把衣服送給哥哥,于是也就放棄了。其實真的是誤會! 最后,她也選擇了更主動表達愛意的阿澤。 我知道,很多人不滿她沒有選擇正煥。 但是,我覺得大家要想一想,德善是一個什么樣的女孩子呢? 她是缺愛的老二,雖然外表活潑愛鬧,但內心深處,她其實非常渴望被愛。 對于一個渴望被愛的女孩子,選擇一個主動示愛的人,太正常不過了。 △這是阿澤面對善宇問“為什么喜歡德善”的時候的回答。阿澤在朋友面前都可以這樣毫不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點正煥是做不到的。 是的,正煥和德善,確實讓人覺得很可惜。 但青春,但人生,有時就是因為有遺憾,才讓人念念不忘。 每次聽到正煥這句獨白,我都忍不住掉眼淚。 “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而是我數不清的猶豫。” 原來所有年少時的錯過,也不過是讓我們長大以后學會珍惜。 △不過現實中,飾演德善和正煥的兩位演員在一起了,也算彌補大家的遺憾了吧! 無論是青春、家庭還是鄰里,《請回答1988》都描繪到極致。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我們中國觀眾之所以會喜愛這樣一部來自韓國的懷舊青春劇,是因為即使不在同一時空,我們也能感受到,那些共通的情感。 我們可能也曾和父母大吵大鬧,爭得面紅耳赤,覺得父母不可理解, 但最后會明白,家人之間,總是沒有化解不了的心結。 我們可能也曾和身邊的朋友肝膽相照,互相扶持, “日久見人心”,有些雪中送炭的情誼,千金不換。 我們可能也曾在最好的年華里,用盡全力愛過一個人, 即使無疾而終,也是青春無悔。 《請回答1988》描寫的,是德善,是阿澤,是正煥,是善宇,是東龍…… 也是你,是我,是我們每一個人。 這樣的情感能不能復制? 也許技術上可以。 (我們也確實有好的青春劇,像《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 但1988最珍貴的內核,卻是光靠翻拍沒有辦法得來的。 它的每個人物,每句對白,每段情感,都提醒著我們: 一部好劇,就是我們要用心,寫出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故事。 最后,請讓我用1988最經典的一幕 表達我對翻拍的態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