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過分精彩,回到家只想放空?“斷舍離”講了多少次,還是不能擁有一個干凈齊整的家?來看看臺北這個家如何追求純粹。 The Designer 方信原,畢業于中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曾任職于大元聯合建筑暨設計事務所,及李肇勛室內設計顧問有限公司。2003年創立瑋奕設計事務所,致力于將低度設計運用于住宅規劃、 研究,并探討人們居住在這樣低度的空間中,各層面所產生的影響。 在物質過剩的時代,保持簡素、與消費主義保持距離,是維護自己感官敏銳度的一種方法。這個位于臺北竹圍的家,遠離市區,而設計師方信原也想通過他的設計,創作出一種純粹詩意。 弧形隔斷 設計師方信原是學純藝術出身,他一直在思考結構的藝術化。他希望這個家的墻具有輕盈度,于是以剪紙裂縫曲折的手法把墻折進去,虛實結合,折射出光影面,也具有空間上的層次感。 客廳&玄關 亮面卡拉拉白大理石定制茶幾,出自瑋奕設計款家具No.18-2.1?;野咨唇优Fさ靥撼鲎园闹奁放艬ayliss。 透過弧形墻面的縫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客廳寧靜從容的氛圍。水泥是整個家的質感之源——看似是單一灰調,但是若在充滿肌理的狀態下創作,可以承載光影變換,因而具有時間感與故事性。 窗邊霧黑色Kipa鋼材圓形邊桌出自Esaila。藍色 造型沙發出自瑋奕設計款家具No.18-1.1。左側立燈出自Flos。 藍色藝術作品出自Ferran七號創作。運用塑土形塑高低起伏的肌理線條來呈現濕地樹林下的地貌,再以多種復合材料,堆砌看不見的地貌層次及觸感,而作品中的那抹藍色是海洋,也寓意著大地的眼淚。 這處居所的周圍環繞著紅樹林,是珍貴的濕地保育區。環境也給設計師帶來了靈感,客廳中這個裝置就是他將室內設計與當地的環境做結合的作品,去表達大自然的珍貴。 除了創作,個人收藏也是設計師的表達方式之一。玄關墻面懸掛的百年手工編織地毯,是他在土耳其旅行時,花盡心思求購而得來的。這塊麻質并擁有幾何圖紋與清晰色彩的手工地毯已經有百年歷史,質樸自然,對他來說就是不可多得的珍寶。 餐廳 木作結合灰色礦物水泥定制餐桌出自瑋奕設計款家具No.18-2.5。 餐桌上的仿古面黑云石大理石圓盤出自瑋奕設計款家具No.18-2.6。3只銅器盤出自Tom Dixon。 丹紅色生鐵板餐桌吊燈出自瑋奕設計款吊燈No.18-3.1。 為了不破壞水泥營造的緩慢、自然的質感,空間的用色非常謹慎。餐廳中的紅色,來源于吊燈的棗紅色防銹漆。這個吊燈以當地地標關渡大橋為靈感,鋼板切割出優雅曲線,涂抹防銹棗紅漆后呈現出恰到好處的原始質感,索性就直接保留下來。 黑色塑料椅面結合黑色金屬椅腳的中島餐椅出自Hay。 島臺和水池都是整齊樸素的立方體,沒有一絲一毫多余的修飾。餐椅也具有極為簡潔的線條感,與墻上具有設計感的燈呼應。 衛生間 衛生間依舊素凈,只是通過不同材質活躍感官。水泥、大理石、磨砂、金屬,讓空間簡約又不乏味。 臥室 臥室依舊以水泥的灰色調為主,不過加入了大面積的木質元素,房間顯得更加自然、溫暖。窗邊的舊舊的小板凳,竟然與簡約的風格毫不違和,與水泥相得益彰,別具詩意。舊家具如今也是現代家裝的靈氣單品,用得好確實可以給房間帶來別致趣味。 如何打造一個極簡純粹的家? a. 嘗試一下水泥元素 水泥已經火了這么久了,還不嘗試一下嗎? Molteni&C 創意總監Vincent Van Duysen的家同樣也是采用了大面積的水泥,和極簡的家居,只有少許顏色點綴,顯得極具藝術氣息。 水泥還是極好的“畫布”,可以包容你各種各樣風格的單品,而空間又不顯雜亂。 臺灣清水混凝土建筑第一人毛森江的家 如果擔心水泥看上去過于冰冷堅硬,也可以選擇木、編織、皮革進行搭配。 現代感的空間也可以放心使用水泥,尤其是配以線條感強的單品,簡約有型。 b. 看不見的儲物空間 極簡風一定要對視線范圍內的雜物say no! 教你扔東西的日劇《我的家里空無一物》,里面的客廳空得可以跳舞。 想要房子干干凈凈,根本上還是得學習怎么斷舍離,仔細拷問自己一下雜七雜八是否是必須留下。不過,如果狠不下心來,是不是與極簡風無緣了呢?你也可以使用做好隱藏式收納,將雜物藏起來。 比如客廳里的這個書櫥,在不打開的情況下堪稱隱身。原來這個看上去干凈得沒有一絲雜物的家是這樣做到的。 H.N.Lin空間美學館創始人林憲能的家就是收納典范。 極簡風的家,收納一定要不著痕跡,輕輕松松將雜物隱藏起來。 c.謹慎用色 顏色是家居設計中最具沖擊力的元素,在用色方面克制,很容易帶來干凈的感覺,也更顯高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