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或許你也喜歡外出游玩、納涼,但是,出門可得小心,有一種黑色小蟲比芝麻粒還小,可能就圍繞在你周邊,打不著趕不走,而一旦被它咬了一口,立馬奇癢無比,比蚊子更厲害! 這種小蟲子俗稱“小咬”,學名為“蠓”,夏季公園內尤其多,只要人們稍微不注意便會被瘋狂叮咬。 (這就是蠓) 這種黑色的“咬人專家”,它們米粒大小,黑色,幾乎看不到翅膀,飛行軌跡時隱時現。這種小蟲子在野外成群飛舞,從它們中間穿過,還會撞在臉上。它和蚊子一樣,也會吸人血,傳播病毒。一旦被蠓蟲咬傷后,渾身奇癢,而且會越抓越癢。 小編檢索發現,“蠓”這種小蟲,在全國多個地區都曾出現過。 山東一位市民去海邊釣了個魚,回來被咬了幾個包,奇癢難忍。黃豆粒大小的紅腫包上,中間有一個水皰,與普通蚊蟲叮咬非常不同。去醫院就診才得知是被蠓蟲叮咬形成了癢疹。 在杭州,有媒體曾報道一位女士帶女兒到花港觀魚玩,被一種很小很小的“小蚊子”咬過,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兇得很,一沾上皮膚就咬,一拍馬上見血,咬過后的地方馬上就癢得不得了。當地醫生表示,患者所說的小黑點應該是蠓。 這種小蟲為何這么厲害? 此飛蟲屬于蠓類,俗稱“小咬”,主要在樹林、雜草、水邊等地帶繁殖。其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非常難抓。 蠓對人的危害:主要是雌蠓叮刺吸血,常可致皮膚丘疹,奇癢難忍或繼發感染。搔破之后可因感染出現大面積紅腫,嚴重的話中心部位出現水泡。有的可變成水皰,嚴重者可出現血管性水腫或全身性風團及大片瘀斑,常因搔抓奇癢而浮腫一片。 專家提醒: 被“小咬”叮咬后出現的紅疙瘩千萬不要用手去抓!使勁抓撓會導致皮膚破損引起其它感染。 蠓蟲之所以晝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趨暗的習性,衣服顏色如黑色是蠓蟲進攻的首選對象,其次是藍、紅、綠等,蠓蟲不愛叮白色。同理,蠓蟲愛叮膚色較黑或膚色發紅的人。 蠓蟲喜潮喜腐味兒,汗腥味也會誘蟲,這也是為什么河道、水壩邊上成群結隊出現蠓蟲的原因!在外游玩時最好別用香水,身上寧肯多點肥皂味也不能有香水味兒。 3.出門前常備羅浮山百草油 夏季出門前最好常備一瓶羅浮山百草油,提前擦一些可以預防蚊蟲叮咬,若不慎被咬,應馬上用清水洗一下,保持被咬的地方干凈,然后涂抹上羅浮山百草油。 羅浮山百草油由79味中草藥、經過72道工序煉制而成;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旅游第一產品。 【功能主治】羅浮山百草油具有祛風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用于感冒頭痛,蟲蚊咬傷,無名腫毒,舟車眩暈。夏季用于蟲蚊咬傷,功效尤其顯著。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相應穴位或患處。感冒頭痛建議涂搽太陽穴、風池穴、合谷穴;舟車眩暈建議涂搽風池穴、內關穴、水分穴、天樞穴;蟲蚊咬傷、無名腫毒涂搽患處。 【注意事項】 1.用畢洗手,切勿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處。皮膚破潰處禁用。 2.不宜長期或大面積使用,用藥后局部出現皮疹等過敏表現者應停用。 3.用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4.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