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正式開始 ? 工具1:魚刺因果圖 ? 工具2:“T”型分析法 ? 工具3:5個為什么 ? 工具4:“SWOT”分析法 ? 工具5:“橄欖球定律” ? 工具6:“6頂思考帽”思維法 工具1:魚刺因果圖魚刺因果圖(如圖所示)是在工作中尋找關鍵問題或結果產生原因的一種圖示法,它揭示了產生某一問題或結果所涉及的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明確所面臨的問題,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所處的位置,也稱為魚刺因果分析圖,簡稱魚骨圖。 魚刺因果圖 魚刺因果圖可以把已經發生的問題(結果)和造成問題(結果)的原因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工具2:“T”型分析法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面臨各種選擇,比如:這兩個方案選擇哪一個更好?這兩件事都很重要,該先做哪一件?這筆生意能不能做?此時,如果你習慣性地拿出一支筆、一張白紙,隨手畫一個“T”型分析表,也許就能幫你快速理清思路,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一個正確的選擇。 例如,你不知道A方案與B方案哪個比較好,則可以進行“T”型分析,如表1-2所示。 詳盡地進行“T”型分析之后,接下來要做最后的取舍,進行取舍時建議如下。 ●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 解決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也許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關鍵要看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 若無法在兩者之間選擇,可以考慮有沒有可供選擇的第三種方案,設定這樣的方案,集合其他方案全部的主要優點,而規避了它們所有的主要缺點。 “T”型分析還可以幫助分析者采取措施增加驅動力,或減少阻礙力,或幫助阻礙力向驅動力轉化,面對任何需求決策的難題時,拿出一張白紙,順手畫一個“T”型表,做一次“T”型分析。左側寫驅動力,右側寫阻礙力,要分析的題目寫在上方,將團隊成員能夠考慮到的驅動與阻礙力都寫上,直觀地看出改變的可行性是否存在,以及行動的方向。 工具3:5個為什么“5個為什么”分析法,也被稱為“什么—為什么”分析法,是一種診斷性技術,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系鏈,通過追溯一再發生的致命問題,尋找出造成問題的根源,如圖所示。注意,“5個”只是虛數,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提問次數。 “連問5次為什么”并非什么妙法,只不過是一再追問為什么?這樣就可以避免表面現象,深入系統地找到根本原因,也可避免其他問題。如果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工具4:“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競爭分析常用的方法,在分析時,將與你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因素(Strength)、弱點因素(Weakness)、外部機會/機遇因素(Opportunity)和威脅/挑戰因素(Threat),通過調查羅列出來(如圖1-10所示),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陣形式排列起來,然后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系統地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或對策。 工具5:“橄欖球定律”“橄欖球定律”提示人們,有許多事物的分布規律呈如圖所示的橄欖球狀。 ● 具有關鍵影響力的內容占20%左右。 ● 對事情有相當影響力的內容占60%左右。 ● 有些影響力的作用比較有限,可以忽略不計,占20%左右。 與“80/20法則”(即二八定律,也就是本書工具32介紹的帕累托分析法)現象一樣,現實中呈“橄欖球”分布現象的事例隨處可見,如下。 ● 世界上20%最頂尖的人大約占有80%的總財富,但是最底層的20%的人所占有的財富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你公司最優秀的20%左右的業務員,會完成公司80%左右的總業績,但最糟糕的20%左右的業務員,幾乎沒有創造什么業績。 ● 在你的下屬中,會有20%的人鐵定支持你,但另有20%的人無論你怎么努力做工作都鐵定支持你的對手,中間60%的人才是你應該努力爭取的對象。 ● 影響產品銷售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其中20%的因素是決定性的,中間部分60%的因素需要關注,而剩下的20%,則不能在它身上浪費太多的寶貴時間。 工具6:“6頂思考帽”思維法對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思考方式不盡相同,如果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片面地考慮問題,再加上個人情緒的影響,那么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思維的效率。如果借用“6頂思考帽”工具,將我們的思維從不同側面和角度進行分解,分別進行考慮,才能產生新想法。同時,能把握自己的思考過程,避免思想混亂,能夠理解別人的思考方式,防止對抗性思考,減少溝通成本,集中每一位團隊成員的優勢,增加團隊凝聚力,更好地領導團隊向目標邁進。運用“6頂思考帽”會使思考變得更清晰,使團體中無意義的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使每個人變得富有創造性。 “6頂思考帽”是愛德華·德·波諾博士在思維領域的一項研究成果,他使用6種不同顏色的帽子來代表6種思考方式,把思考過程分為6個重要的環節和角色,每一個角色與一頂特別顏色的“思考帽”相對應,變混沌思考為條理思考,為團隊提供集體思考的溝通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