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官分九品,一品壓二品,品品相壓。從官銜來看,清朝的知府就相當于如今的市長,一個正四品的品級。正四品雖然與朝中的大臣尚無法相比,但是卻也是一個大官。
清朝的大才子,依靠過人的才華,年僅三十一就考中了進士,經過努力獲得了乾隆皇帝的賞識,官至禮部尚書。不過,紀曉嵐的從官仕途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是可以說非常的坎坷,還曾以為鹽案被發配到邊疆。
在乾隆三十三年間,紀曉嵐被分配到貴州做知府,但是從官幾個月后又被召回。在紀曉嵐途徑湖南的時候,恰巧此地知府是早年的同窗同學,而且兩個人還是在同一年考中的進士,關系很是不錯。知府得知紀曉嵐來到此地,馬上派人把紀曉嵐接到了府中。
當晚,兩人觥籌交錯,直到深夜,不知不覺就醉倒在地。第二天,當紀曉嵐向知府辭行時,知府道:“此去一別,不知還能不能相見,我對紀兄仰慕已久,希望紀兄能夠賜教。”于是知府出了一個上聯:
鼠無大小皆稱老;
此聯一出倒是難到了紀曉嵐,過了一會,紀曉嵐看到遠處樹上有幾只小鳥嬉戲,眼前一亮道:
鸚有雌性都叫哥;
知府一聽,連連稱贊,后目送著紀曉嵐立刻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