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三迤之東,滇黔鎖鑰,入滇門戶,臨三省而毗西南,源一江而達港澳。境內烏蒙磅礴,群山巍巍,壩子延綿,沃野千里,山水雄奇,人文薈萃,幅員遼闊,物產豐腴,南碑瑰寶,神品第一。此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謂爨文化發源之地——曲靖。 時逢乙未,陽春三月,結伴三四,興登馬雄。珠流南國,得天獨厚,沃水千里,源出馬雄,此珠江發源之地也。地當黔蜀之沖,山接烏蒙之嶺。古往今來,名人先賢多經于此,今為4A景區。一介書生,雅達佳境,延路東進,樹木叢生,蜿蜒前行,見一洞口于小山之中,峭壁生洞,出洞成河,流水潺潺,水潭一碧。遠觀主峰,如高大駿馬,連看次峰,形如側臥駱駝。雖峭壁直立,心急之下,直逼山頂,雖難于駐足陡坡,但三四成群,你追我趕,大路雖寬而繞,小路雖陡而捷。行于草木之中,有茂密林竹,杜鵑競開,姹紫嫣紅,格外燦爛,步步前行,經五六公里,方達山頂,行于花叢,如臨仙境。山頂拔高而氣薄,矮松伏地,似躬迎游客。環顧全山,盡在眼底,山頂有一亭,亭內有一巨石羅盤,傳為世間最大,盤上置石雕地球之儀,天地萬物,盡在五行之中,日月星辰,也承陰陽之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眺望四周,盡在蒼穹之下,千峰對峙,奇峰突兀,溶洞橫生,山水相映。群山起伏,如同大海島嶼,放眼望去,萬畝良田,一川煙草。澤國水鄉,南盤江蜿蜒而下,縱貫珠源大地,壩子綿延千里,河湖縱橫交錯,水庫長藤結瓜。 天地無私水滴三江筑妙境,珠源有情名佳九域恵南疆。無三冬冰雪,盡四季蔥蘢。縱橫交錯細小溝箐匯源頭,郁郁蔥蔥四周山巒展延綿。一水滴三江,一脈隔兩盤。穿牛鼻,過花山,經陸良,途紅河,南盤九曲,清流激湍,江水千漳,飛巖灘深,飛瀉黔南,直下西江,會北盤于蔗香,合融柳于石龍。迎郁于桂平,接漓江于梧州。乃起三溶,出羚羊,匯東北二江,成三角河網。竟成八口分流,終入南洋太平。 千年往事,今朝依舊。秦修五尺,達至沾益。諸葛南征,銘刻毒水,尚在松林九龍,七擒孟獲,彝鄉故土陸良。南中大姓,蔚為云南之首,東爨烏蠻,統治全疆之內。三十七部,會盟曲靖,爨寶子碑,名傳天下。秦皇漢武,直隸邊陲,宋揮玉斧,元跨瀘水,清平土司,直至民國,護國運動,唐帥繼堯,忠烈千古,抗日英豪,王將甲本,壯烈殉國,九五起義,革命沾益。今政通人和,改革發展,爨鄉強為西南橋頭堡。經濟繁榮,曲靖爭為云南排頭兵。脫貧攻堅,勢必打贏同小康。教育興起,狀元無數,人才濟濟,遍及華夏九州。市泰民安,車水馬龍,富庶和諧,十佳宜居之城。 子俊,一介書生,三尺微命。行天地之悠悠,于人海之茫茫,為世間一游客。學無不長,次年離校,恐入社會,更憂前路迷茫。回首過往,同學少年,多有萬分慷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息尚存,努力不懈,雖長路漫漫,而上下求索。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嗟乎,青春不永駐,歲月一過隙。古有蘭亭赤壁,何以能比。今有大家無數,區區陋文,更需無提。珠江源頭,烏蒙山下,飲水思源,興起而作,乃大學忙亂之際,投筆此言,別無他意。一工科之劣生,無文化之底蘊,學為多年,今碌碌無為,受益于高中,執筆于大學。一韻均賦,四韻俱成,草草之言,謂為自勉。 珠流萬里入南洋,源出馬雄分三江。 黔蜀之沖烏蒙險,九曲南盤澤迤東。 巍巍千山多錦繡,綿綿萬水爭奇流。 俯瞰山中靜幽幽,箐中溪溪東自流。 (通訊員 祿國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