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潮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中醫要發展,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中醫才是根本。可我們現在呢?還是原來的教育,還是原來的中醫,卻要支撐起中醫大發展的旗幟,有可能嗎?可現實表現卻是中醫繁榮昌盛,大健康產業風起云涌,仿佛馬上就可以在中藥產業上超過日本,在中醫發展上領先世界,整個一片虛假繁榮。 歷史歷歷在目,中醫得到了歷屆領導的大力支持,支持中醫的政策一個個出臺,可幾十年下來,中醫人數急劇下降,中醫院全面西化,中醫療效一代不如一代,國民找中醫看病的人數越來越少,中醫的發展只停留到口號上,但實際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倒退。 原因在哪?當然是中醫原有的療效不見了!讓國民覺得中醫不科學,中醫都是騙子,最后國民全面拋棄了中醫,沒有了國民的支持,中醫還有希望嗎? 懂得中醫的人都知道,整體決定局部是大自然最普遍規律,中醫就是建立在對這個規律的認識之上的。中醫能不能取得良性的發展,國家政策是關鍵!國家制定了一個優勝劣汰的中醫政策,就能夠讓大量優秀的中醫脫穎而出,促進中醫發展;如果國家制定了一個劣勝優汰的中醫政策,中醫就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事實就是中醫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衰退,根就在國家政策出了問題,它不是一個劣勝優汰的政策,而是一個劣勝優汰的政策。 難道不是嗎?中醫的靈魂就是療效,可大學中教中醫的教授有幾個是名醫,自己都不會治病,有可能教出會治病的學生嗎?答案就是不能!在毛澤東時代,還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把那些臨床經驗豐富的民間中醫請進課堂來教學生,可改革開放以后呢?一切唯學歷論,仿佛有學歷的就是好中醫,沒學歷的就是差中醫,甚至是非法醫。中醫根源于哲學,而哲學素養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苦難的經歷,它是從書本上學不來的,因此,大醫往往來源于民間。可我們的中醫藥大學呢?卻一直是唯學歷論,結果一些只懂西化的中醫理論卻不懂臨床的人成了教中醫的教授,幾十年下來,培養出來的中醫人數不少,不過都是不會治病的“偽中醫”,更可怕的是,他們卻代表著中醫的形象,充斥了國家各個中醫的管理部門,制定了一個個脫離中醫實際的中醫政策,讓中醫的發展雪上加霜。 看看近幾十年來制定的中醫政策,有幾個是好的政策! 第一個是中西醫結合的政策,嘴上說的是中西醫平等,其實是西醫改造中醫,西醫管理中醫,中醫和西醫是一對矛盾,讓西醫來管理中醫,中醫只有死路一條。看看國家對中醫和西醫撥的經費就知道了,差距幾十倍,為什么西醫院急劇擴張,中醫院急劇減少,就是國家經費向西醫傾斜,而對中醫支持過少造成的。 “打鐵還要自身硬”,中醫最重要的是療效,療效好的中醫應該扶持,療效差的中醫就應該淘汰。可中西醫結合政策為那些不懂中醫的偽中醫提供了生存之道,本來中醫水平很差,就應該被社會淘汰,可是他們絕大多數都能夠借助西醫的手段在社會上風生水起,更可怕的是,他們頭上卻頂著一個中醫的頭銜,代表著中醫的形象,這給國民造成了一種誤解,中醫就是這個“德性”——療效又慢又差,根本治不好病,是偽科學,最終使國民拋棄了中醫。 不信的話你可以去中醫藥大學看一看,有幾個大學教授臨床上可以稱得上名醫?有幾個研究生、博士生會治病?這可是中醫的最高學府,這里出來的學生都到了國家各個重要的中醫部門,如中醫研究機構,中醫藥大學,中醫院,西醫院的中醫科,各個省市的中醫管理部門,他們自己都不懂中醫,有可能制定出好的中醫政策嗎?能夠搞好中醫嗎?現在國家仍舊依賴他們來實現中醫振興,有可能嗎? 第二個是《執業醫師法》,用西醫式的考試來判定中醫水平的高低,通過者都是好中醫,通不過者都是非法行醫。歷史上的大醫基本上都是來源于師承和自學,可現在呢?師承學習出來的中醫都是非法行醫,自學出來的中醫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永遠是非法行醫,因為他們缺乏證明,沒有中醫類學歷。中醫要發展,在原有基礎上發展上才是正道,可現在我們卻全面否定了原有中醫的成長模式,改用西醫式的教育,并用西醫式的考試來定義中醫水平,這哪里是發展中醫,分明就是消滅中醫!難道不是嗎?這種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中醫都是廢才,只會用西醫病藥機械對應的方式看病,而根本不懂中醫的辯證論治,療效強差人意。更可怕的是,它把傳統方式成長起來的中醫都定義成非法醫,禁止行醫,這是典型的劣勝優汰,在這樣的政策下,中醫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倒退。 第三個是《藥品管理法》,用管理西藥的模式來管理中藥。中藥和西藥藥理不同,西藥是化學小分子,它可以進入細胞膜對病變細胞進行殺傷;而中藥是生物大分子,它是通過疏堵經絡來治病的,即對于功能亢進的組織就堵它的營養通道,對于功能低下的組織就通它的營養通道。用西藥法來管理中藥,其結果就是讓中藥削足適履,不僅走不了步,而且把自己弄殘廢了。難道不是嗎?此法一下,傳統中醫的遣方用藥馬上都成了非法的,自制的散膏丹丸馬上都成了非法制藥,最終白白便宜了日本,中國不讓用傳統的方式生產經方,偏方,秘方,日本則開放生產經方,結果日本中藥產業遠遠超過中國,中國只淪為了賣原材料。 第四個是《中醫確有專長法》,中醫從來都是全科,什么時候變成專科了?因為中醫治所有病都是一種方法,那就是調節整體的平衡,恢復整體的管理,只要整體的管理恢復了,百病皆消。專長法就是定義中醫只能看一種病,其它病都不能看。表面上是為民間中醫開一條合法行醫之路,其實是限制民間中醫,讓他們活不下去。難道不是嗎?本來民間中醫就在非法行醫的大帽下生存,不斷面臨著查抄、罰款、關門的危險,各種病都治生存還異常艱難,而現在雖然讓你行醫,卻只能治一種病,收入只能更少,如果你敢治其它病,還是非法行醫。況且,考證純粹是少數人圈錢的一種手段,看看廣東民間中醫考證就知道了,為了達到考證的標準,絕大多數人都花錢去買證明,平均一個人花費萬元左右,更可笑的是,通過率連1%都不到,按照這樣的概率,你每年花一萬元,需要一百年才能夠考上,這是發展中醫的政策嗎? 有什么樣的政策?就有什么樣的中醫!現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錢投的多了,卻只落到了那些庸醫手中,雖然表面上中醫紅紅火火,但實際上卻是虛火上炎,虛假繁榮。 比如,中醫藥研究,給了那些西化的中醫,可他們連中藥藥理都不知道,只會用西藥原理去研究中藥,結果就是你花再多的錢,也永遠不會出一點成果。 再如,國家支持中醫,把重點放到了中醫院的發展上,可他們不知道,中醫治療是個性化的,用這種規模化的方式根本不適合中醫,更無法與規模化的西醫院相競爭,結果中醫院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花了錢,中醫院卻發展不起來。國家如果真的要發展中醫,就要大力支持個體中醫,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中醫簡便易廉的優勢,使中醫戰勝西醫。 再如,國家扶持中醫,讓那些偽中醫發了大財,而真中醫的處境卻沒有任何改變,這樣中醫的形象只有被徹底地敗壞,中醫只有更衰敗,絲毫沒有發展的可能。比如,執業中醫現在就是最大的香餑餑,不管你考證,還是中醫項目的支持,收徒,他們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他們真正的中醫臨床水平怎樣?真的是比民間中醫水平高嗎? 優勝劣汰是中醫發展之本,劣勝優汰帶來的只有虛假繁榮。在這里,政策是關鍵。而現在呢?舊的劣勝優汰的政策依然如故,其結果就是國家資源傾斜到那些無能的人手中,他們就象人體的癌細胞,只會惡生增生,雖然看起來紅紅火火,其實只會讓中醫病入膏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