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水,湖北多了靈秀與嫵媚,有了神韻與氣度。湖北境內(nèi)三江匯聚,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河流,漢江是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清江是全部流經(jīng)湖北境內(nèi)的第一大河流。 今天,楚小游就來跟你講講流經(jīng)湖北的長江。 長江是中國和亞洲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 也是世界上流經(jīng)一國境內(nèi)的最長的河流。長江發(fā)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全長6300公里,在華夏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黃河一起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 萬里長江水,來從楚地流 湖北段長江有統(tǒng)一的大名“長江”,但部分江段還有自己的小名:宜昌以西叫作“川江”,也往往喚作“峽江”;宜都向東至湖南岳陽的城陵磯叫作“荊江”,因為流經(jīng)荊州大地;在武漢,長江被稱為“大江”,這是相對于漢江而言的。 圖/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 ?湖北段長江,很長! 湖北段長江西起巴東縣鳊魚溪,東至黃梅縣小池口,流經(jīng)恩施、宜昌、荊州、武漢、黃岡、鄂州、黃石7個市州。全長1062公里,占全部長江干流總長的1/6以上,比湖北以下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5個省份的江段加起來還要長。 ?湖北段長江,居中! 湖北段長江,既有上游也有下游。湖北宜昌以上,長江在群山中穿行,是長江“上游”段。出了湖北黃梅進入江西,長江一下變得寬闊,便是長江的下游了。長江流經(jīng)11個省份,湖北往上走有5個,往下走也是5個,不偏不倚,正是居中。 ?湖北段長江,特美! 湖北段長江,既有上游“萬山磅礴水泱漭”的豪邁與雄壯,又有中游“江入大荒流”的平淡與寧靜,既有大江奔騰的孤兀與蒼勁,又有百川歸江的合流與愜意,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華貴氣質(zhì)。 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游 長江三峽是湖北段長江、也是整個長江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大自然將萬千風(fēng)情賦予了這段高山峽谷,文人騷客們也用最瑰麗的華章謳歌著這段山水畫廊。 圖/胡汴城 長江三峽是長江在進入江漢平原前的一段高山峽谷,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guān),跨奉節(jié)、巫山、巴東、秭歸、夷陵五縣市,全長192公里。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段峽谷和介于其間的寬谷組成。 三峽風(fēng)光 湖北的巫峽 巫峽蜿蜒在重慶、湖北之間,其中湖北段起于“楚蜀鴻溝” 鳊魚溪,止于官渡口,全長24公里,又稱“巴峽”。整個峽區(qū)柔水蜿蜒,奇峰連綿,云遮霧繞,如夢似幻,好一幅秀美山水圖。 圖/譚德魁 巫峽口地處巴東縣官渡口鎮(zhèn),是長江大拐彎之一,素有“畫廊”之稱,第四套人民幣五元上的風(fēng)景圖案就取自于這里。每逢秋季,巫峽兩岸的紅葉紅了,天空變藍(lán),煙云氤氳繚繞, 常常吸引中外游客和攝影師駐足。 圖/吳名洲 三峽風(fēng)光 西陵峽 西陵峽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而得名,曾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 造就了西陵峽的壯美。葛洲壩建成蓄水后,西陵峽便在壯美中增添了幾分清秀和嫵媚。三峽大壩建成蓄水后,西陵峽被分為壩上的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和壩下的燈影峽、黃牛峽等峽段,前者多嫵媚,后者多壯美。 圖/李軍 三游洞是西陵峽左岸峭壁上的巖溶洞穴,位于宜昌市西北7公里處。它背靠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歷來是游覽勝地。從唐代起,許多騷人墨客相繼來此,并賦詩題字刻于洞壁之上,最著名的有白居易、元稹、白行簡“前三游”和蘇洵、蘇軾、 蘇轍“后三游”。 三峽水利 三峽大壩 三峽工程壩址位于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島,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dāng)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圖/黃正平 三峽大壩旅游區(qū)是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壇子嶺是三峽工程的制高點,海拔262.48米。登上壇子嶺,可將15.28平方公里的三峽壩區(qū)全貌一覽無余。除壇子嶺外,西陵長江大橋、三峽工程截流園、三峽大壩模型室等也是三峽壩區(qū)重要的游覽景點。 三峽水利 葛洲壩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長江上第一座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長江三峽出口處,距西陵峽口南津關(guān)2.3公里,距上游的三峽大壩38公里。 游葛洲壩,除登壩游覽外,最吸引人的還是乘船過閘。葛洲壩有三座單級船閘,大江1號、二江2號單級船閘每次過閘時間50多分鐘;三江3號單級船閘每次過閘時間約40分鐘。乘船上溯進閘,閘室注水,水漲船高,再出閘駛?cè)雽掗煹摹敖掀胶钡捏w驗,不容錯過。 一橋飛架南北 長江上的橋梁是長江氣魄和魅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長江景觀的一大特色。20世紀(jì)50年代之前,長江是一道橫亙在華夏大地上的天塹, 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后,長江“天塹變通途”,長江交通進入一個新時代。截至目前,湖北境內(nèi)已建成24座長江大橋。 長江橋梁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位于武漢市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有史以來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 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 圖/陳卓 它是武漢市的標(biāo)志性建筑,大橋、紀(jì)念碑和觀景平臺都是重要的旅游景觀。大橋的建筑外觀和裝飾圖案大氣古拙,凝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紀(jì)念碑高6米,重20余噸,鐫刻有毛澤東主席“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 句;觀景平臺分設(shè)南北兩端,是游客欣賞長江氣象、三鎮(zhèn)風(fēng)采、大橋雄姿的好地方。 長江橋梁 武漢鸚鵡洲長江公路大橋 武漢鸚鵡洲長江公路大橋位于武漢長江大橋上游2.3公里處 ,是武漢市長江上興建的第八座長江大橋。該橋為世界上首座主纜連續(xù)的三塔四跨懸索橋,也是世界同類橋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 圖/姜軻 從三峽風(fēng)光到水利設(shè)施 從山水畫廊到城市橋梁 湖北段長江,魅力絕不限于文章提及部分 滾滾東流浪滔滔 卻始終在彰顯荊楚的靈秀和氣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