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9月越來越近,離大學報到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在全家一起慶祝孩子順利錄取的同時,家長們又開始發愁了。 究竟要給孩子準備多少錢呢?錢給多了怕孩子亂花不節制,給少了怕委屈了孩子。 那么,究竟大學生每月生活費是多少適合呢? 01 先來看看2018年的一項調查——“2018大學生消費理財觀調查”結果顯示: 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43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 分析發現,大學生的花銷與城市消費水平有關。 大學位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學生月均開銷為1378元; 而在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讀大學的學生月均開銷為1270元; 地級城市及以下為1091元。 據統計,不同性別的超前消費領域有明顯區別,女生的超前消費領域主要為服裝飾品和化妝品,男生則主要為數碼電子和服裝飾品。 近日,中國青年網就大學生生活費相關話題 對1519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生活消費最多的是飲食,其次是購物,占了80.38%。飲食、購物、電話費成為大學生,生活費主要花銷。 02 大學的成本除了學費,更多的就是生活費。 以下兩個大學生在生活費這個問題上似乎有點任性...... ↑準大學生發的求助帖 一個準大學生在重慶某大學貼吧發帖,問在學校一個月2000元生活費夠不夠。 浙江義烏一位媽媽每月給1200元生活費卻被女兒懟問“是否是親生”一事引發熱議,再次讓大學生消費問題成為輿論的焦點。 家長擔心生活費給多了孩子學壞,但錢給少了又怕苦了孩子。 再來看看已經上了大學的孩子怎么說: 早中晚飯,買水果、飲料和零食: 5+10+10+20=45,45×30=1350。 每周和同學唱歌、看電影、聚餐,大約150,一個月共600。 話費網費電費水卡公交卡,一個月120。 買衣服、鞋、化妝品、護膚品、日用品每月差不多500。 合計1350+600+120+500=2570。 (早飯5元+午飯10元+晚飯8元)×30=690元,偶爾需要買些水果,每月60足夠,計750。 聚餐、休閑娛樂每周頂多50,并不是每周都需要娛樂支出,計150。 話費電費網費每月合計100元。 洗面奶肥皂洗衣粉沐浴露牙刷牙膏等日用品買了之后可以用好久,加起來每月算50。
不同孩子情況不同,生活費自然不同。 比如,有的大學生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喜歡交朋友,那么他也許會報許多社團會擔任學生會職務、班內職務等,甚至會參加一些社會上的活動,比如公益等等。所以他在交友、社團等方面的支出就會多,花費也就大。 有的大學生,尤其是女生比較愛美,喜歡漂亮的衣服鞋子包包,那么就會多買一些衣服化妝品之類,這些東西價格不會太便宜。 當然還有一類學生,一心想要在大學好好學習,不參加任何社團和學生會,也不太喜歡和同學交往,沒有太多出去玩的機會,只是中規中矩的上學、放學,寢室、教室、食堂,三點一線,那么花費不會太大。 應該以什么標準定下孩子每月生活費呢? 03 8項標準作參考,有理有理令人信服 其實,生活費并非嚴格固定的,可多可少,就看怎么花了。我們整理8項大學生生活費依據,供各位家長、大學生參考: 所在城市 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還有廈門、杭州、大連這種消費水平比較高的二線沿海城市,生活費肯定要多一點。 但城市消費水平不能盲目猜測,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費水平可能也比較高。各位家長可以提前了解下孩子大學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費情況。 學校位置 有的學校校區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區或開發區,消費水平也肯定不一樣。城中心的生活費需要更多,郊區的消費水平低、消費場所較少,一般花銷較少。 學校類型 重本學校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國家財政支持,學校對外出包食堂的成本可能更低,學生食堂可能更便宜。我們知道,民辦本科、私立學校不僅學費貴,食堂價格也更高,需要更多生活費。 所學專業 很多家長以為跟學習相關的只有學費,這就錯了。日常學習,花費還真不少。比如學攝像、學繪畫的,那少不了燒相機、買材料。 不只是藝術類專業,其他專業也需要買參考資料。比如學英語學法律學會計,要買一大堆考試教材。有些專業考試的教材是很貴的,生活費要將這部分考慮進去。 社團活動 生活不要一成不變,生活費也不要一成不變。如果參加社團活動比較多,聚會開銷大,生活費可以多一點。 一般社團聚會需要吃飯、唱K、玩桌游等等,花銷也不少。 性格興趣 除了學習,大學生應該有廣泛的興趣。讀書要買書吧,看電影要買票吧,運動要買裝備吧,旅行要花的就更多了。正是青春好時光,這些錢千萬不能省。 家庭條件 種種開銷,還是要以家里的經濟條件為根本。家里比較富裕,可以適當多給一些生活費,但也別毫不節制。 因為大學時候同樣是該培養人理財消費能力的時候。“上不封頂”的生活費必然會讓大學生沉迷享樂,喪失初心。 回家頻率 回家次數較多,就需要更多生活費!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孩子大多第一次離開家,生活上會有很多的不習慣,父母也會不放心,剛開始回家次數不會太少,當然距離特別遠的就另當別論了。 距離近的孩子需要坐車回家,沒有幾十塊也是回不去的,遠一點的要坐火車,大概就要一二百了,再遠一點的就需要坐飛機了,價格就更貴了。 04 生活費多少才合適?(相信很多同學內心的os都是:當然越多越好啊!) 其實我們大學時候的生活費呢,是每個月1500百塊,作為四年一心學習、從未戀愛的單身狗,其實每個月1500是差不多的,到大三時候偶爾也會超支,畢竟快樂大學生的生活費支出當然遠不止吃喝住行,還有各大節日支出,for example女生節、雙十一、雙十二、雙... 當然,我們可是很懂事的,每個月并不會肆意揮霍,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上如有存余(幾乎沒有)就會實施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高一級層次。 所以總的來說,如果生活費在1500~2000之間的話,我們認為還是蠻合理的。 05 不過呢,生活費的多少雖然主要取決于家庭環境或者是家庭培養觀念(比如窮養兒,富養女...),但其實不同的大學處于的城市不同,對應的消費水平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另外還要考慮戀愛等的狀況... 另外排除學習的時間,如果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建議大家可以走出校園,去進行一些適當的兼職,不僅可以為生活費增加一些補用,還可以了解和學習一些社會技能~ 還有呀,在大學里設置有各種類型的“獎學金”、“助學金”等,每年的獎學金也逐年提升了1000-8000不等,努力爭取也是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的一種方式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