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合稱為四大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這四個帝國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遭受的打擊和損失難以估量,于是,這四個曾稱雄一時的帝國不復昔日的光輝。 一戰前,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都曾做為八國聯軍的成員侵略中國,而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衰落,甚至一度被資本主義列強諷刺為歐洲的“西亞病夫”。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行將就木的古老帝國,卻曾經在晚清時對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邊疆穩定構成嚴重的威脅。 阿古柏在小時候便成了孤兒,少年時期的阿古柏長相十分陰柔美麗,于是被街頭藝人收留并傳授他精湛的舞藝,大約10歲的時候,阿古柏便成為了一名巴特恰,即男扮女裝的舞童。不久,一名路過的浩罕官吏看中了他的美色,將他帶回去服侍自己,帶回浩罕城后,這名官吏又將阿古柏轉送給默罕默德·卡里姆·卡希卡(馬達里汗的侍從官),說白了就是靠顏值一步步爬上去的。 這樣一個慘遭多人蹂躪的“美少年”自然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樣有著正常的心理。后來在阿古柏已經成年時發生了政變,馬達里、卡希卡相繼去世,這時的阿古柏也差不多成了氣候,他準確把握機會,其自己本來又驍勇善戰,所以不斷提升地位,直到成為稱霸一方的諸侯。達到這樣一個地位后,他依舊不滿足,通過自己比較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奸詐的手段一步步占領新疆。 民國初期奧斯曼帝國就對中國新疆就已經有了相當時間的滲透:20世紀初的奧斯曼帝國已經陷入了極其危險的處境,曾經歐洲和非洲的領地已經喪失,要不是列強之間存在利益沖突不能一致對外,奧斯曼帝國早就難逃列強瓜分的毒手。當時的俄國穆斯林知識分子為了對抗“泛斯拉夫”將正陷于全面崩潰中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提供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對抗“泛斯拉夫”所衍生的很多運動給穆斯林大量的青年帶來了很深的思想荼毒,民國時期,漢族學生多赴歐洲、美國和日本留學,而西北地區的穆斯林學生則多把留學國家選在土耳其,此外,富人家還給聘請土耳其教師做家教,這些受土耳其教育的學生多半深受奧斯曼帝國思想的影響,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哈里發為精神之父。 這些青年被人利用還不自知,學成后甚至還在新疆開辦所謂的“新式學校”,繼續傳播這些土耳其思想,甚至在學生中公開宣揚:“我們的袓先是不是中國,我們的袓國是在土耳其。”誘導或強迫穆斯林學生接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哈里發為精神領袖。 所以說,此人在新疆統治的十幾年里不但建國,并且對新疆人民的思想荼毒之深。最終一直到1876年底,在左宗棠等人的努力下,阿古柏基本已經失去了北疆的所有領土,就剛剛在清軍再次準備南下之時,其人突然于1877年5月猝死于喀拉沙爾,但是后世據清史稿記載,阿古柏這個“中亞屠夫”是被人毒死的。 |
|
來自: kanglanlan > 《史海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