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時代的精神生活總是豐富多彩的!哲學,人文科學,各種藝術門類,當然也包括文學創作,如此龐雜、繁多的表現形式都可以呈現一個社會,表達人們的思想和創造,怎么可能簡單地一言以蔽之,概念化地說這就是一個小說的時代? 當然,回到文學藝術創作這個話題當中來,將小說與散文兩種文體進行一些有趣的比對,也是很有意義的一個話題。 我們一起來簡單認識一下這兩種體裁。小說,最本質的最核心的內容無外乎要有故事,有情節,有鮮明的人物形象!而散文,則重于情感的書寫,有“形散神聚”的說法,對于故事性和人物塑造方面的要求則要低一些,但其唯美、感性、自由、抒情的一面則又是小說無法比擬的! 這樣的敘說,我不希望造成大家的誤解:是不是小說和散文就是絕對兩條線,水火不融的兩種東西?那可絕對不是! 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是共通和相融的!我一直迷戀屠格涅夫小說中的抒情意味,也一直感動于史鐵生散文中感人的細節!在生活中發現藝術,然后藝術地表現生活,我覺得如果我們用以表達的工具是文字,那適合散文形式表達的就寫成散文,適合詩歌形式表達的就寫成詩歌,適合小說的就寫成小說。沒有什么不可以,文學體裁之間并無優劣的區別。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一個時代或一段時間流程中,有可能某種藝術形式由于切合當時大部分人的欣賞習慣,與時代脈絡相融合,而形成了大眾化欣賞趨勢或者成為時代的恩寵也是極有可能的! 唐代經濟發達,國勢強盛,民間人群都儒雅風流,詩歌這種浪漫的藝術形式不就恰逢其時?而一個思辯的,不斷革新的朝代,哲學的興盛就是自然而然的! 當下,網絡自媒體流行。人們在網絡閱讀選擇文學閱讀欣賞時有可能偏重于小說多一些。也許是當今時代日新月異,充滿想象和希望,正好契合了網絡小說汪洋恣肆,極具挑戰和傳奇色彩的品味吧。但提問者是否注意到,那些純文學的紙質文本仍被一些人愛不釋手,哪里可以統計出津津有味正在閱讀經典散文的人數呢?所以僅就文學欣賞而言,喜歡小說的有,喜歡散文、詩歌的同樣也大有人在! 最后,我想說:小說的時代這種提法有失偏頗,而且每一種文學樣式都在遵循自身的規律更新和發展,各類優秀文字作品也層出不窮,優秀的,反映時代前進,謳歌歷史成就,充滿正能量的文學作品,無論它屬于哪種體裁,我覺得都是適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