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弘歷,年號“乾隆”,清軍入關后的第四任皇帝。二十五歲登基的乾隆,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僅次于其祖父清圣祖康熙帝)、年壽最高的皇帝。 俗語云,“后宮佳麗三千”,可見皇帝的后宮是非常龐大的。到了明清時期,皇帝的嬪妃數量雖不勝唐代,但人數并不算少。乾隆自十六歲大婚以后,后宮里一共封了42位妃嬪,其中三位是皇后,依次是孝賢純皇后、烏拉那拉氏和孝儀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是乾隆帝的原配富察氏,她不僅將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深受乾隆帝寵愛敬重,是清朝歷史上非常得寵的一位皇后。 富察氏天生麗質,性格純良,雍正五年選秀上,被雍正皇帝一眼看中,指定她為弘歷的福晉,而乾隆帝更是對其“每加敬服,鐘愛異常”。但兩個兒子的接連夭亡卻徹底擊垮了她的意志,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時不幸病逝于途中,終年36歲。悲痛不已的乾隆帝服縞治喪,從此開始了他的祭奠活動和貫穿一生的漫長懷念。 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孝賢純皇后病逝后的第三年(即乾隆十五年)被冊立為皇后,乾隆十七年誕下十二阿哥永璂,后又陸續生下皇五女和十三阿哥,一時風光無了。 乾隆三十年,烏拉那拉氏的命運迎來轉折點。正月期間,皇后陪乾隆帝第四次南巡,初期一切正常,乾隆帝還為她慶祝四十八歲千秋。閏二月十八日,帝后反目,乾隆帝當天即將她遣返回宮。 后來乾隆帝回宮不久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應才配備兩名宮女。 乾隆三十一年,皇后薨逝,皇帝以福薄所致為由,不肯為她舉行皇后等級的葬禮。最終,被乾隆帝恨之入骨的烏拉那拉氏只得以嬪之禮下葬,國孝三年也不舉行,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孝儀純皇后 魏佳氏,即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孝儀純皇后,也是嘉慶帝的生母。 乾隆十年,魏佳氏被冊封為魏貴人,乾隆十三年晉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尊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躍成為皇貴妃,此時由于烏拉那拉皇后因失寵不廢而廢,佳氏從此以皇貴妃之尊統攝六宮之事,代行皇后之責,成為后宮之主達十年之久。 乾隆四十年,49歲的魏佳氏因病逝世,乾隆賜她謚號“令懿皇貴妃”。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公開十五阿哥永琰的儲君身份,同時追封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魏佳氏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漢人血統的皇后。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雖出身不高,但卻受盡乾隆帝恩寵,她是為乾隆帝生兒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