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這個名字,因為周星馳在戲說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傾情演繹,為許多人所熟知。 但其實歷史上的唐伯虎,絕非僅僅是一個嬉皮笑臉、風流倜儻的大才子,更是一個幸運與不幸的矛盾體。 唐寅自小就聰明絕頂,16歲高中蘇州府秀才第一名,29歲又中應天府舉人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應試,考題難得離奇,全國只有兩份考卷答得流暢明白,其中一份就是唐寅的。 但唐寅這時卻肯定地說:后世知我,必不在此。一是有十足把握自己一定會名垂青史,二是認定了原因肯定不是因為學霸這一條——時間證明他是對的。畢竟17歲的時候,他畫《貞壽堂圖卷》,就已經(jīng)“山石樹枝如籀篆,人物衣褶如鐵線”了。 唐寅《貞壽堂圖》局部 日后不久,他更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文學史“吳中四才子”,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畫史“明四家”。 上帝為你打開了一扇門,自然就要為你關上一扇窗,唐寅一生的磨難之多仿佛取經(jīng)的不是三藏法師而是“伯虎法師”。 25歲,唐寅的父親患中風去世,母親哀傷過度,隨其而去,妹妹在夫家病逝,不久,自己的妻子患產(chǎn)后熱離開了唐寅,而襁褓中的孩子出生不足三日就夭折…… 仿佛上天就是故意要讓唐寅孤身一人,讓一個個至親成了唐寅生命中的過客,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唐寅《事茗圖》局部 于是,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科舉考試上,唐寅趕考路上富二代徐經(jīng),結伴同行、結伴同住。徐經(jīng)帶著唐伯虎拜訪了不少達官貴人,其中也包括當時的主考官大學士程敏政。以為自己的人生終于可以轉運的唐寅,卻不知這是另一次災禍的源頭。 考完試,還沒有放榜,就有人揭發(fā)徐經(jīng)行賄程敏政買得考題,于是程敏政、徐經(jīng)和唐伯虎一同被打入大牢,大刑伺候。這就是著名的“弘治泄題案”。 這個案子今天依然沒有定論,程敏政到底有沒有泄題?徐經(jīng)到底有沒有買題?揭發(fā)的人是因確有其事還是黨派爭斗? 我們能確定的是,這件會試舞弊案被皇上高度重視,主考官程敏政被罷官,出獄四天疽發(fā)身亡;徐經(jīng)和唐寅被判終身取消科考資格,黜到地方做小吏。 這時候,全國讀書人都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續(xù)娶的妻子何氏成天和他吵鬧不休、弟弟唐申也來找他分家。休妻,分家,無業(yè),浪游,唐寅的人生戲劇性地從狀元候補,變成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唐寅《事茗圖》局部 這可不是后人的評價,這是他自己的一方章,上面正是這八個大字。 他終日放浪,酗酒;他建了桃花庵,桃花庵里去的大多都是名士,文徵明規(guī)勸他,他傲慢地回嗆:我就是這樣的人,改不了了。如果你看不慣,那就看不慣唄。 然而,看似張狂的唐寅,畫作卻從來一絲不茍。和明代另一狂人徐渭相比,不知道誰才是狂人。 上圖 徐渭的雜花圖卷下圖 唐寅的大部分畫風 唐寅的畫,構圖嚴謹,用筆工細,層次分明。近景巨石側立,墨色濃黑,皴染圓潤,凹凸清晰可辨,樹葉勾勒嚴謹細致,無一筆出于率意。一個世人眼中放誕不羈的人,下筆竟是如此凝重端肅,有板有眼,法度嚴謹。 唐寅《溪山漁隱圖》局部 1516年4月,唐寅應華夏之邀,在劍光閣畫了十二開題的《山靜日長圖冊》,據(jù)華夏的跋文所寫,足足畫了三個月,可見唐寅的用心程度。而畫上所有的題識,都是王陽明題的。 ![]() ![]() ![]() ![]() 這一年唐寅47歲,剛剛裝瘋從寧王府逃回蘇州的第二年。也是他對仕途完全死心絕望的開始。據(jù)說,從那以后他更瘋了——但你看這十二幅畫,有哪一筆里藏著一個“瘋”字嗎? ![]() ![]() ![]() ![]() ![]() ![]() ![]() 不難想見,唐寅的人生大概有兩個唐寅。一個他是: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另一個他,卻徘徊在仕途無望的痛苦里,為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終身悔恨。他的老師沈周、好友文征明都安然于畫士生涯,在讀書人的閑適生涯里平靜度日,唐寅不是。 甚至泄題案20年以后,唐寅仍然夜有所夢,并心有余悸地寫下: 自分已無三品料,若為空惹一場忙。鐘聲敲破邯鄲景,依舊殘燈照半床。 這兩個都是唐寅,在他心里終日相殺相依,可惜最終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只有天才唐寅罷了。 ![]() 發(fā)小張靈給唐寅畫的畫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