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子鎮中心小學 王強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體系完整,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重溫革命歲月、讀書與方法、讀小說、我與大地、以立意為宗、藝術的魅力、初識魯迅。 相對應的每個單元對閱讀策略也有明確要求,分別為:發揮想象;了解如何用點面結合方法寫場面;根據不同閱讀目的閱讀一篇文章;讀小說,關注情節環境,感受形象;圍繞中心意思來寫,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抓住關鍵句,把握文章主要觀點;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整冊教材也是讀寫結合的范本,所以每個單元對習作策略也進行了介紹:通過想象把重點部分寫詳細;嘗試用點面結合方法寫一次活動;在寫事物時,融入感情,表達看法;發揮想象,創編故事;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學習寫倡議書;寫自己的拿手好戲,把感受、看法寫出來;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本冊共有課文 27 篇,精讀課文 19 篇、略讀課文 8 篇。這八組教材內容,每組幾乎是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 “習作”“語文園地”幾個部分組成。課例包括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后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 “口語交際”和“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欄目。語文園地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 是固定欄目,另有“書寫提示”“快樂讀書吧”穿插安排,其中,“書寫提示”安排了一次,“快樂讀書吧”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 180 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保持一致。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課文中同一個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直接在字上方標出。為便于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二 、 學情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語文教學擔負著的積累語言的任務,包括語言材料,語言范例,語言知識三方面的積累,語言材料主要是指漢字和詞語,語言范例是指好詞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語言知識是指同語言材料,語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關的字詞句篇,語法邏輯等知識.語言積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讀中積累.學中積異,說中積累,用中積累,課外閱讀中的積累等.當然了,在實際教學中,以上的做法不是孤立存在,只有把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處處留心為學生創造施展才華環境,不斷調動學生讀寫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通過教材的學習,掌握閱讀和寫作的一般策略,并且能夠進行有效的運用。有了這些,相信學生的語文素養定會有所提高,讀寫水平定會不斷提高。 三 、教材的主要特點 : (一)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二)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口語交際 習作” 的編排,加強指導,明確要求 (五)“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六)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四 、全冊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中既要注意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又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語文學習的總目標和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的階段性目標,關注學生經過小學階段最后兩年的學習,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明確六年級上學期在第三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教學每一個專題時,要明確本專題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和學習目標,無論教學進行到哪一部分都要與單元學習重點聯系起來,做到“瞻前顧后”──前面學過的適時總結、復習、應用,后面要用到的適時做好鋪墊。 2、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要求會寫 180 個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注意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于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要注意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檢測。 對于書寫練習,除閱讀課上指導寫字外,主要憑借本冊配套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書法愛好。 3、閱讀教學 (一)知識與能力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 繼續憑借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要使學生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五、整冊教材的重、難點: 1、詞句訓練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在低中年級訓練的基礎上,應提高訓練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準確理解詞語,特別是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教學要多讀少講,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練習朗讀。 3、閱讀能力的培養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要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注意讀中有悟,重視獨特感受。 4、習作訓練既是小學階段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要切實培養學生寫文尤其是寫記敘文的能力。 5、積累語言也是一個教學重點。本學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詩、文言文、成語、諺語,重在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和積累語言,做到熟讀成誦。 六 、 教學措施 : 1、看圖學文教學時要將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緊密結合起來。 2、 講讀課文教學時要突出重點訓練項目的訓練 3、 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4、 加強信息反饋,注意師生溝通。 5、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6、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運用電教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 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讓學生多一些體驗教育,為語文學習提供實踐經驗。 |
|
來自: 昵稱18337204 >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