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反間諜檔案:約翰·斯圖爾特間諜案英國核潛艇造船廠遭遇蹩腳特工與業余間諜在波譎云詭的情報世界中,真實的間諜活動其實是非常枯燥與乏味的,但對處于這一行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卻從來不缺少戲劇性和笑料,這些笑料可能是來自他們自身所屬的機構或他們的同行,當他們獲悉后會立即大肆宣揚,下面這篇故事,即來自于英國的情報機構軍情五處(MI5)解密檔案,當不專業的特工碰到更不專業的間諜,會產生怎么樣戲劇性的場面呢?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于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1991年5月的一天清晨,蘇聯駐英國大使館的貿易官員亞歷山大·馬德里科夫,接到了一通來自英格蘭北部坎布里亞郡的來電,電話的另一方上來自稱約翰·斯圖爾特,介紹完自己后,開門見山的說要跟蘇聯做點生意,在馬德里科夫還沒反應過來時,對方已經噼里啪啦的說了一大通,馬德里科夫用了十分鐘才從對方前言不搭后語的話中明白,對方是想向他們賣一種特殊的東西,這件特殊的東西對蘇聯的軍事極為重要,對方隨即出價200萬英鎊,也許他們幻想電話這頭的蘇聯人會立刻欣喜若狂的答應或討價還價一陣,所以電話中出現了難得的沉默,但等待他們的是馬德里科夫冷談的聲音:“謝謝,但我們不需要”,馬德里科夫隨即掛斷了電話。 對馬德里科夫來說,每天都要接上幾通這樣的電話,有的是向他們兜售機密信息,有的是假扮投誠間諜,幻想引誘蘇聯人上當,隨后同英國的情報機關一起將對方抓捕,以此獲得吹牛的資本。 馬德里科夫知道,每通打到這里的電話都會被英國的軍情五處監聽,同樣,一個真正想要出賣自己國家機密的間諜或手里握有機密信息的人也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之間的溝通從來不是這樣。 對馬德里科夫來說,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清晨,對監聽著雙方來電的軍情五處探員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平常的清晨,軍情五處的監聽人員可以輕易的知道這通電話來自英格蘭北部坎布里亞郡的巴羅因弗內斯,那是一座不起眼的濱海小城,將監聽記錄整理好上傳,他即將監聽下一通來電。 當監聽記錄層層轉達后,一位負責反間諜事務的官員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不尋常,巴羅因弗內斯這個濱海小城,對普通人來說沒什么,但對外國間諜及英國的反間諜官員來說,確是鼎鼎大名,僅因這座城市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都是英國重要的軍事工業重鎮,這里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中心和造船集中地,聚集著上萬名工人,所以它有著一個十分獨特的稱號——工人階級之都。 這座城市的工人早年受雇于巴羅因弗內斯當地的造船廠,隨后又因為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收購,成為了他們的員工,隨著1960年,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并入英國宇航公司(簡稱BAC,1999與馬可尼電子系統公合并后改稱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簡稱BAE,全球軍工巨頭位列第三),他們又成為了BAC的員工。 1986年,這里的造船車間竣工時,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還親往剪彩,英國大部分皇家海軍潛水艇和核潛艇都是在此地建造,這種城市可以說是英國皇家海軍最重要的造船廠之一。 2018年,一家中國企業欲接手一座位于坎布里亞海岸的穆爾賽德核電站時,就曾遭到美國政府阻撓,因此地距離巴羅因弗內斯僅32公里。 這名反間諜官員仔細研讀了這份監聽報告后,并調取了關于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的檔案,知曉目前此地正在秘密研制“W級”(SSN-20)新一代攻擊核潛艇,這艘核潛艇滿載排水量預計達6000噸,將使用與英國當時正準備建造的新一代前衛級戰略核潛艇相同的羅爾斯·羅伊斯PWR-2壓水堆,并配備與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相似的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同時,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還在秘密為特拉法加級攻擊核潛艇進行改良與換裝,這個所謂的特殊東西,會與此有關嗎? 反間諜官員決定立即將情況向上級匯報,如果這名自稱約翰·斯圖爾特的人真是造船廠員工,那將成為重大的安全隱患。 軍情五處高層官員同意了這一看法,立刻指令了兩名探員負責此案,在已公開的多份涉及此案的檔案中,兩人的姓名均被抹去,本文沿用一名前英國情報官員的回憶錄,稱呼他們為托馬斯與威廉姆斯。 當托馬斯與威廉姆斯趕到巴羅因弗內斯后,卻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兩人會同當地警局、造船廠保衛部門對此案進行研究后發現,結果就是沒有任何發現,警局沒有相關的信息,造船廠保衛部門也確認沒有丟失過任何材料,也沒有發現過任何可疑的員工。 面對總部每天兩個電話的追問,到底怎么找到這個神秘的約翰·斯圖爾特呢?苦思冥想的兩人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要不然登報試試?萬一,這個間諜比較單純呢? 兩人找到了巴羅因弗內斯晚報,要求在其中刊登一則廣告,具體內容為“約翰·斯圖爾特先生,請別把我之前的話當真,看到后立即與我聯系,打電話會出問題,請寫信給我。亞歷山大·馬德里科夫”這則廣告被世界各地的退休間諜們所廣泛引用,評論大多為“生怕不知道這是兩個間諜在接頭”、“什么樣的傻子會去給他寫信”、“嚴重的侮辱了間諜這一職業”、“這是英國式的冷幽默嗎?”。 是的,兩人確確實實在巴羅因弗內斯這一英國軍事重鎮刊登了一則落款為俄國人姓名的廣告,并點出了“打電話會出問題”。 本來對這一辦法不抱絲毫希望的托馬斯與威廉姆斯,竟然真的收到了一封署名為約翰·斯圖爾特的信件,這要感謝約翰·斯圖爾特看報并且發財的幻想蓋過了一切,而且,真的比較單純。 經過雙方你來我往的三封通信后,托馬斯自稱是亞歷山大·馬德里科夫派來的蘇聯間諜,威廉姆斯則自稱是保護托馬斯的間諜保鏢。 原來,約翰·斯圖爾特也并非一人,而是約瑟夫·沃森與亞瑟·布萊斯的化名,約瑟夫·沃森是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的保安,而亞瑟·布萊斯則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兩人所指的特殊的東西,其實是一種橡膠,這種橡膠樣品是約瑟夫·沃森從造船廠內偷的,據他們介紹,這種橡膠可以使潛艇不被蘇聯的聲吶探測儀探測到。 據解密檔案,在四人的多次會面中,冒充蘇聯間諜的托馬斯狀況百出,在一開始的計劃中,托馬斯告訴威廉姆斯,到時候自己就說自己的英文很差,更多的是用俄語講,在用假裝憋足的英文翻譯,這樣會顯得“更為真實”,威廉姆斯當時就表示異議,因為他知道托馬斯的俄語更差,但在托馬斯的一再堅持下,還是同意了這個計劃。 誰知在會面中,托馬斯一會兒把德語當俄語講,一會正說著俄語時,又蹦出幾句流利的英文,謝天謝地的是,他碰上的沃森和布萊斯竟然沒有起疑心,只是在被捕后才發現其實疑點實在太多了。 于是,四人就在這種荒誕的氛圍下談起了生意,托馬斯告訴二人,一開始沃森和布萊斯叫價200萬英鎊,經過幾個回合的談判,最后定在了100萬英鎊,談判結束后,托馬斯又讓二人把如何獲得這種神秘橡膠的來龍去脈全寫下來,以便載入克格勃的史冊中,滿心歡喜的沃森和布萊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把偷盜橡膠的全過程形成了文字記錄,并且在內容中大肆吹噓沃森在偷盜中是如何英勇,在和布萊斯往外投運時又是如何的驚險,還在最后嘲笑了下形同虛設的英國情報機構,一位英國前間諜評論這份自供狀,有如“三流的間諜小說”。 在最后一次談判中,威廉姆斯暗中給沃森和布萊斯秘密拍攝了多張照片,兩人興高采烈的告訴上級,任務馬上結束,而且已將兩名間諜的樣子拍下來了,可在沖洗時才發現,拍照時忘了把鏡頭蓋取下來了,什么都沒有拍到,兩人又不得不把沃森和布萊斯叫回來,進行補拍。 盡管四人的會面像極了間諜喜劇電影,面對充足的證據(主要是兩人當著托馬斯、威廉姆斯寫下的自供狀以及談話錄音),沃森和布萊斯還是被英國情報機關逮捕,經過鑒定,這種橡膠確是屬于機密級材料,由于造船廠工作人員的失誤,在清點時,誤將普通橡膠當做特種橡膠。 沃森與布萊斯最后被法庭判處15個月監禁。 隨著英國把經濟的重心從制造業轉移到金融業,英國制造業消減過半,只有個別幾個地方還保持著制造業最后的榮光,巴羅因弗內斯就是這個別幾個地方之中的一個,按照雜志《經濟學人》的說法,“這里可能是英國制造業的最后希望。”而這起間諜案的主角們,除了成為人們茶余飯后偶爾會談論起的笨蛋間諜與蹩腳特工外,并未在此地留下更多的記憶。 2007年6月,英國“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首艇“機敏”號在巴羅因弗內斯進行下水試驗。 2018年1月,英國“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無畏”號在巴羅因弗內斯進行下水試驗。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于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參考文獻: 英國情報機構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北京)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