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重慶市交通局編制的《重慶市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報告書》了解到,重慶將定位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進行打造,作為重慶市兩個副中心城市的萬州區和黔江區將定位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進行打造。屆時,萬州和黔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這兩個區都是重慶唯一的兩大副中心城市;而萬州又是國家定位的區域中心城市,輻射的面積從半徑200千米擴大到2000千米,將成為重慶市最大的副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萬州,將成為重慶第二大綜合交通樞紐,擁有水陸空鐵立體立體交通網絡,交通建設全面提速,兩橫兩縱十字型鐵路骨架網、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網、一航空一港口加快推進,發展機遇千逢難得。 以高鐵北站為萬州最大的客運樞紐站,將形成兩橫兩縱十字型鐵路樞紐,全力打造國家級高鐵樞紐站。如今,渝萬高鐵通車,萬州進入了高速交通時代,結束了萬州不通高鐵的歷史。渝萬高鐵建成通車,而鄭萬高鐵正在加快推進,全線建成通車將在2021年底。隨著鄭萬高鐵加快推進,成南達萬高鐵、渝萬沿江高鐵、渝西高鐵萬州至城口段的規劃建設提上日程,預計明年才能全面開工建設。加快萬州北站擴建規劃,形成年客流量達1500萬人次,而萬州站改造升級,規劃建設萬州東站,讓萬州的國家級高鐵樞紐成為現實。 以城市外環高速公路為中心,已建成57公里城市外環,已通車的萬云高速、萬開高速、萬利高速、渝萬高速和萬忠南線高速作為一環五射,提升萬州的高速公路網絡系統。到了2022年后,建成新田長江大橋,作為真正的城市外環高速公路,建成萬達直線高速、萬巫南線高速、萬忠北線高速,85公里的城市外環,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網形成,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高速公路也是不可缺少的,以后的發展會大幅提升。 以五橋機場為航空中心,已開通了23個國內航線和2個國際航線,預計今年的吞吐量達到110萬人次,成為重慶第二座擁有百萬級民用機場。而機場的發展也越來越快,改擴建工程進展得非常順利,根據現在的旅客吞吐量來對比,8000平方米航站樓已經不能滿足了這個需求,將規劃20000平方米以上的T2航站樓,T2航站樓即將開工,而停機位達到20個以上,還要開通更多的國內國際航線,等級從4C升級到4D,未來將達到4E級,基本將建成中型國際機場,2049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 從現在的江南沱口、紅溪溝貨運碼頭來看,已經不能滿足了萬州港的貨物運輸了,現在已建成新田港一期工程,等待新田港全部工程完工后,將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港口。新田港作為萬州最大的港口,是重慶四大(包括江津珞璜、重慶果園、涪陵龍頭、萬州新田)鐵公水聯運樞紐港口之一,它的規劃建設規模為5000噸級泊位20個,其中多用途泊位10個、散貨泊位8個、大件泊位、取水泊位各一個,項目分3期建設,未來一共形成年通過能力3500萬噸,將超過果園港(年通過能力3000萬噸)。 你看好萬州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么?歡迎你的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