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時守得心不亂閑時修得心不空 來自老子微言V 00:00 12:11 點上方綠標收聽【王陽明】 主講:王守一 歲月是公平的的,他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著,有的人卻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了無限的價值,這其中的差異,都能從心上找到原因。 為了更好的學習心學,王陽明的弟子們共同舉辦了一個心學讀書會,目的就是讓大家在修行中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由于這個寶貴的共修時間稍縱即逝,因此被稱作“惜陰會”,陽明先生對此表示了肯定,并且給予了弟子們足夠的支持。 從此,不管課業是忙是閑,這個讀書會每兩個月舉辦一次,每次為期五天。王陽明更是另外增加了非共修的課程,幫助學生們得到提升。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不在于忙碌或清閑,而是在于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 1 忙時守得心不亂 人行走在這個世界上,難免就會忙碌一些。 因為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太多太雜,總是沒有時間休息,這是身體上的忙碌。 因為最近心態不是很穩定,總是胡思亂想無法平靜,這是心靈上的忙碌。 身體上的忙碌只要好好睡一覺就能消除,而心靈上的忙碌則會讓我們寢食難安。 對此,有一位弟子曾經詢問王陽明:“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也忙,何也?” 這位學生一忙起來就會感到煩躁,有事情的時候心煩意亂做不好事,就算是沒有事情也會被心靈上的忙碌鬧得不得安寧。 對此, 他當然是非常苦惱的,希望得到王陽明的開釋。 王陽明沒有多解釋什么,只是給他舉了個例子:“令人于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一個內心習慣了忙碌焦躁的人,就算是在吃飯的時候也會感覺煩躁不安,食之無味。心忙慣了,就收斂不住了。 在我們身邊,不乏一些被忙碌綁架的心靈,無時無刻都難以安寧的人。 有人吃飯的時候難以專心吃飯,一邊拿著勺子一邊卻在打電話,玩手機。 有人睡覺的時候不好好睡覺,雖然已經躺在了床上,但是心里還是無法平靜。 有人走路的時候不好好走路,邊走邊低著頭想事情,結果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然而這些人也并不是每天都有很多事要處理,只因為平時忙慣了,閑散的生活都沒法讓他們收斂心神。 這樣的結果通常就是身心俱疲,身體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心靈也因此不堪重負。 對針對種現象,王陽明先生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精一之功”。 其中的“精一”一詞,指的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一個人若能“精一”,就沒有了擔心和抱怨的閑工夫。 荀子在《勸學》中曾經說過:“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不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專一能讓一個能力有限的人成就一番事業,心亂則讓實力過人的多面手寸步難行。 縱觀古今,成大事者不一定全是天才,但一定都是有恒心,有耐力的人。 守得此心不亂,便能獨自穩坐釣魚臺,任爾東西南北風。 2 閑時修得心不空 |
|
來自: 山水rolnyvznmn > 《心不亂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