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稱冰心的文字為“愛的文字”,因為在她的散文里,處處可感受到溫情的愛意。這種愛意并不是猛烈的,不是那種發(fā)膩的,但卻是十分清晰、具體可感的,仿佛夏夜的涼風習習,又似冬晨的陽光融融。 我想,非有愛之情懷,不可有此愛之文字,而且這種情懷必是那種廣博之愛,絕不是單單之愛著人。果然,讀到評論而知曉,冰心倡導愛的哲學,她的愛是博愛,是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愛,不僅愛生命,也愛非生命,愛一切的美好。或者可以這樣說,在冰心博愛的哲學里,一切皆有生命,皆有靈性。那“慰冰湖”不正是她在的異國他鄉(xiāng)的知己嗎?還有那山、那雪、那樹、那松鼠,不正是她的摯友嗎? 讀冰心的文字,心會如冰釋,如花開,如月出,如風行水面,如雨入春泥。在你的心底,會有一顆種子在悄悄萌發(fā);在你的眼中,會看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比如你讀了《寄小讀者》后,原覺討厭的調(diào)皮的孩子就會透出一種令人陶醉的可愛,你看到的是生命的可愛,你的心靈正在一種無以言說的愛中沐浴,讓你再也不會為孩子的調(diào)皮而生氣。 ![]() 寫《寄小讀者》時,冰心才二十多一點,當時國內(nèi)正是兵荒馬亂之時,人們的生活困頓不堪,整個世界也是到處不寧,壓迫與反壓迫在激烈地斗爭著,世界、人類實際上正自在美與丑、愛與恨搏斗的膠著狀態(tài)。然而,就在這種狀態(tài)中,冰心,一個年輕的中國姑娘,執(zhí)著地并無畏地,以愛的文字,倡導愛的哲學。是信念使然嗎?還是人固有的天生的善性使然?我有些弄不清楚。 愛的文字無需雕琢便美入人心,讀冰心的《寄小讀者》,那長短錯落、文白相間的句子,幾乎句句雋秀,句句閃著靈性。是的,愛的文字正是靈性的自然流淌,如山林中的清流,隨勢而行,而處處皆美。 ![]() 由此想到寫文章與教學生寫作文。我想,作為一個作者,首先要修煉的,不是任何寫作學的知識與技巧,而是一顆博愛的心,一顆真誠愛身邊人、愛世間物的心,有愛的心靈才有靈性,才能創(chuàng)造出靈性的語言。 老師教學生寫作文,光教寫作方法顯然也是不行的,沒有愛,沒有心靈,學生對任何美好的東西都會視而不見,這便是習作時無話可說的癥結(jié)所在。所以老師教學生寫作文,傳播愛、啟發(fā)愛、引領(lǐng)愛十分重要。為此,老師首先要有愛滿天下之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