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普洱茶流行古樹茶,所謂“一山一味”,就是普洱茶發燒友們追捧的山頭古樹茶,每一個茶區的每一個山頭村寨所產的普洱茶由于極具品飲價值和個性魅力,受到普洱茶發燒友們追捧。 根據地理位置,我們將普洱茶核心產區先作一個簡介,普洱茶產區主要有4個,分別是:保山、臨滄、思茅和版納。最核心的是普洱市產區、臨滄產區和西雙版納產區三個: 普洱茶三大核心茶區一、臨滄茶區 臨滄以前叫“緬寧”,后來因瀕臨瀾滄江而得此名并沿用至今。 這里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茶樹品種眾多,號稱“茶樹基因庫”,同時,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 而提到臨滄普洱茶,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冰島和昔歸了。讓人記憶猶新的冰糖甜特別符合“冰島”二字,昔歸茶濃厚的香氣也是讓人迷戀不已。 二、普洱茶區 清朝雍正年間,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當時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設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轄。 三、西雙版納茶區 西雙版納是舉世聞名的普洱茶發祥地和“茶馬古道”源頭。相比其它產區,西雙版納有著更為豐富的茶山資源。 在西雙版納,你能看到熟悉的各個名山、名寨的身影,簡直就是個普洱茶大寶庫!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蠻磚、莽枝、革登、攸樂)均在西雙版納境內。 在勐海的巴達茶山上,還有一株被載入史冊的、1700余年樹齡的野生古茶樹,它向全世界證明了茶樹起源地是中國。 版納茶區因為山頭村寨眾多,又分勐海茶區和易武茶區,其中易武茶區又又有“七村八寨'之分: 各大茶區山頭茶特點因為云南普洱茶區山頭茶數量太多,我們僅對當下流行的幾個典型山頭茶做個簡介: 【冰島特征】 入口苦澀度極低,幾乎沒有感覺,喉嚨部位漸漸有股涼氣出來,慢慢的轉化為舌頭中后部雙呷生津,入口的時候幾乎沒有覺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漸漸的從喉部延伸到整個口腔。 甜是冰島茶最大的特點,但不是寡甜,茶湯飽滿度和協調性非常好,而且生津效果明顯持久,主要集中在雙呷部位,茶湯糖香,濃度(飽滿度)非常高!!杯蓋杯底高香,冷杯后聞出點冰糖香。 【易武特征】 其香揚水柔,刺激性較低,湯色淡黃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澀味低、回甘生津持久、葉底鮮活、均勻整齊, 茶質優良極耐沖泡。 柔是易武茶普遍的特點,但部分片區的樹齡小易武茶澀感亦明顯。 【南糯特征】 條索較長較緊結;一年的茶湯色金黃,明亮;湯質較飽滿;苦弱回甘較快,澀味持續時間比苦長,有生津;香氣不顯;山野氣韻較好。 飽滿度是南糯山茶最大特點,茶湯較為厚實,苦澀來得快,對口腔的刺激性較高。 【老曼娥特征】 條索黑亮稍粗長,芽頭肥大,茶味重,苦澀強,茶質好,湯質飽滿,山野氣韻強,飲后口中滑潤感好、回甘強且久。 作為辨識度最高的一款山頭茶,老曼峨也是最容易被茶友記住的山頭茶,它最大的特點是苦,但苦后回甘的印象更加讓人迷戀。 【布朗特征】 香氣比較充實,茶汁厚度高,湯色明亮,缺點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較慢,有澀味留存,但這些可以通過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選擇,出湯時間等來控制。 布朗山茶的總體特點是苦底重和生津迅速回甘長久,雖然不像老曼峨那么明顯,但與其它山頭相比區別還是大的。 【倚邦特征】 芽頭較小,條索黑亮較短細,湯色黃綠,葉底黃綠,苦淡,苦中帶甜,澀顯于苦,湯質飽滿;回甘快且較長久,香氣顯,由于長于山野,環境好,山野氣韻好,杯底留香。 倚邦茶最大的特點是其中小葉種的外形和獨特的香,此外茶湯之柔不亞于易武。 【勐庫特征】 葉質肥厚寬大,香型特殊、勁揚,不若六大茶區湯質滑柔;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稍高。 勐庫茶普遍偏澀,但香氣濃郁高揚。 【勐宋特征】 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較強,杯底留香較好,苦澀較顯,苦又更突出,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茶香純正。 西雙版納有2個勐宋,景洪的小勐宋茶庫底重,勐海的大勐宋有中小葉種的外形,但與景邁倚邦的小葉種相比,芽頭較為肥壯,滋味上回甘生津較為強烈,有”小班章“之稱。 【曼松】 曼松茶,是清代云南總督指名進貢之茶,產于倚邦茶山曼松寨一帶。茶葉芽肥葉嫩,頭撥春茶,茶芽緊湊,形如鳥嘴,色澤翠綠,精心加工揉制的貢茶,湯色青綠,清香撲鼻,入口感水路飽滿,回甜持久喉底鳴泉。曼松茶的特點和倚邦相似,只是其柔勁,其香韻更勝之。 【無量山特征】 條索稍長,湯色黃綠尚亮,苦顯澀弱,但澀較長,回甘較好亦生津,湯質尚飽滿,葉底黃綠勻齊,有山野氣韻。 無量山茶分布較廣,滋味口感上各有千秋,沒有普遍的規律性。 【困鹿山】 困鹿山古茶園有兩大特點。一是與村寨共生,構成茶樹在村中,村在茶園中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園野生古茶林相連。 困鹿山喬木茶的特點是:條索好,顯毫,一年的茶湯色黃綠,香不強但持久,有蒼老強勁的感覺,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澀不強,能化生津,湯飽滿,缺山野氣韻。 【苦竹山】 位于云南省景谷鄉(小景谷)。小景谷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產地之一。現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樹群落絕大多數直徑有碗口粗細,樹齡約200年以上。云南大葉種茶。此茶香高揚、水甜柔,甘醇順滑回甘綿長與易武茶品相近,但香氣更為飄揚,湯質厚度不如易武。 【景邁山特征】 香氣突顯、山野之氣強烈。由于與森林混生,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是喬木古樹茶中山野氣韻最明顯的古茶之一,而且還具有特別的、濃郁的、持久的花香。蘭花香是景邁獨有的香。甜味明顯而持久。景邁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來,同時又是持久的。苦弱澀顯,景邁茶屬澀底茶,苦味有但不強,是澀味較為明顯。條索緊結,較細且黑亮。 【攸樂山特征】 條索黑亮,比易武要緊結,苦澀比易武要重,回甘較好,湯質較滑厚,有山野氣韻。 【邦崴特征】 條索較粗長,色較黑亮,湯色金黃葉底黃綠,苦澀較顯,苦能化甘,回甘較久,澀退稍慢,湯質飽滿,生津,山野氣韻較強,杯底留香。 【巴達章朗特征】 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強,干茶與杯底香強烈且持久,苦澀較顯,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滑順,茶香純正明顯,茶氣強烈。巴達山因為生態環境較好,山野氣韻強,其小樹亦不輸勐海一些茶山的古樹。 【勐庫大雪山特征】 頭春新芽,葉質肥厚寬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帶蘭香,勁揚質厚,微苦,回甘轉甜,沉雄而優雅,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此茶采摘極難,純正的千年野生型古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產量極低,彌足珍貴,是為普洱之無上珍品。市面上所謂的大雪山,主要是用西半山公弄一帶的原料,品質不如純料小戶賽。 【昔歸忙麓山特征】 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黃綠明亮,苦較突顯,且苦顯于澀。苦在舌兩側及舌根,苦退得比澀快,苦退后回甘較好,茶湯苦中帶甜。杯底有古樹茶特有之杯底香。但強烈程度一般,湯質滑潤感和茶氣較好。 昔歸茶的外形容易辨識:”身子黑、芽頭短、條索長 “茶湯中帶苦底,苦后回甘強烈,有:”臨滄班章“之稱。 【老班章特征】 老班章生態好、樹齡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嗅散茶和茶餅有很突顯的古樹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蘭花香與花蜜香之間。 老班章的香氣很強,在茶湯、葉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樹茶更強更長久。 老班章的苦澀退化很快,一分鐘左右就轉而回甘,飲過老班章之后整個口腔和咽喉會感到甜而滑潤,而且時間會很長,如果沒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這種甘潤感會持續幾個小時。 老班章長于山野,樹齡久遠,故而老班章的茶氣強,在飲時可以感覺到,而且飲后手、腳、頭、背等會發熱微汗,當然這種發熱感因各人的身體感悟不同會有差別。 在正常投茶量的情況下可以沖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葉底也有老樹茶特有香氣,不會出樹葉味。 老班章葉底應該比較整齊,若非解餅時撬碎則應該葉、芽完整,而且葉、芽粗壯,三五年內的葉底黃綠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