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領域內,雖然銀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目前從疾病流行病學方面來講,最少有如下幾種因素可以說是誘發銀屑病的客觀原因。 感染因素學說:銀屑病的病因學理論發現,常有許多患者在發病前曾有急性扁桃體炎、中耳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有的患者每遇感染發熱后發生本病或使病情加重。而臨床上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后,可使本病緩解或者臨床痊意。這可能是由于感染發熱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或由于感染后代謝產物的抗原性,使機體免疫狀態發生改變,激活體內的患病基因,造成表皮損傷而誘發本病。這一理論觀點,醫學上已經初步從體內試驗,血清學、細胞學及治療學等諸方面得到證實。 環境因素學說:銀屑病病因學的理論證實了當機體處于超過本身耐受能力的條件下,如風寒潮濕、涉水淋雨、負重勞累等都會誘發本病。一方面是某種人體本身存在著致病基因,在一定的條件下,身體受到某種誘因的刺激,這種誘因參與本病致病過程的某些階段,促使體內潛在的患病基因暴露于臨床而發生銀屑病;另一方面正常人的皮膚具有保護機體不受損傷的屏障作用,又有排泄內臟毒素及多余熱量的作用,維持機體吸收和排泄的正常生命運動。一旦外界環境超過人體耐受能力,受到損傷的首先是皮膚,其次是內臟。這是因為環境因素破壞了皮膚新陳代謝功能,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失常又必影響機體臟腑功能,兩者互為因果而使機體產生銀屑病。 精神因素學說:人們很早就認識到,皮膚是人體內部心理活動的表達器官之一。基于這一觀點,精神因素是銀屑病發病和病情惡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精神因素中主要是驚恐驚嚇、思想焦慮、精神緊張、性情急躁、情緒抑郁。其它如家庭糾紛、親人病故、睡眠不好等。當然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與社會氛圍及文化背景有著深刻的聯系。現代臨床研究及心理學調查表明:精神因素對產生銀屑病及全病程都有較大的影響。這一理論觀點,已從神經內分泌免疫學上得到了證實,也就是說,某些銀屑病是精神因素造成皮膚代謝生理紊亂的結果。
所以說銀屑病患者在治療前,首先要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態,看是否有精神因素存在。若有一定要自我消除,否則任何藥物都難以湊效,即使治意,往往會因精神因素而誘發。銀屑病患者若能夠順理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消除患病原因將勝于任何藥物對疾病的治療效果,這本身就是防治銀屑病的一個有效途徑,那么疾病就會相應減輕而至痊愈。
文字來源:《GDH銀屑病自愈百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