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號晚上從無錫到鎮江,距離不遠,車票也很便宜。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北固山并登上了北固亭。鎮江車站的中山西路直接有二號四號電車可以達到北固山。鎮江人對三國時候的吳國情有獨鐘,與東吳和吳國命名的馬路商店隨處可見。我登臨北固山并不是為了東吳那些人,而且我對山上的甘露寺也保住懷疑的態度,因為以后的文人上北固山并沒有說過甘露寺那個地方,基本上應該是偽托的。我登臨北固山是為了南宋的愛國詞人辛棄疾。他多次登臨北固山,而且寫下來流傳千年的詞篇。明代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宋朝的皇帝徽欽兩宗被金人北虜。 南宋皇朝偏安一偶,奸臣當道,皇帝昏庸,中原人民淪為異國之奴,在游牧民族的體積下鐵蹄下也民不聊生。朝廷不思進取,辛棄疾在鎮江做知府多年,他痛心疾首,肝腸寸斷,經常登上北固樓,“西北望長安,”希望能夠打回北方去,收復失地,主戰派的辛棄疾和朝廷的主和派不在一個基調上,他始終得不到重用,壯志未酬,英雄無用武之地,滿腹愁腸付之于東流。表達了時光流逝、歲月不居給作者帶來的無限悵惘的感受就為本詞定下了較高的格調。 作者由京口聯想到與京口有關的歷史英雄孫權與劉裕,描寫了風流人物的風采神韻,把自己的懷才不遇的困頓與歷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對比,表達了對英雄們能夠大展才華、建功立業的羨慕與緬懷,而自己卻屢被貶謫,遭遇坎坷,抒發了自己懷才而不能施展、有壯志難以實現的無奈心境。悲涼之感、悵惘之情,溢于言表,為全篇奠定了沉郁蒼涼的情感基調。 山上還留存著宋代的“天下第一江山”的石刻。 辛棄疾在另一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把這種悲愴的心情發揮得淋漓盡致。晚上上睡不著,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只能在“夢”中馳逐沙場,快意一時。……這處境,的確是“悲哀”的。心有不甘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詞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四篇,其中兩篇是在北固亭上寫的。 今天能夠走著愛國詞人的路,登上北固樓,去感受詞人一腔愁情和揮之不去的家國情懷。真切地感受到詞人的痛苦。理解他夢里挑燈能夠聽到金戈鐵馬的聲音,期望揮戈殺敵的心情比書上的描寫真切的多。 2019.1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