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力源起于空間和時間的幾何,空間與時間則合并成時空。任何在時空形狀上留下痕跡的具質(zhì)量物體,都適用于愛因斯坦在1915年制定的一條方程式。舉例來說,地球的質(zhì)量使得時光在流經(jīng)樹梢的蘋果時,比流經(jīng)在樹蔭下工作的物理學家來得快些。當蘋果掉落時,它實際上是對這時間的扭曲做出反應。時空曲率使地球得以保持在繞日軌道中,也驅(qū)使遙遠的星系彼此更加分離。這個驚奇卻又美麗的概念,已被許多精密實驗所驗證。 既然空間與時間的動力學已經(jīng)成功取代重力,我們?yōu)楹尾蝗ふ移渌饔昧Φ谋举|(zhì)、甚至基本粒子譜的幾何解釋呢?這項追求確實占據(jù)了愛因斯坦的大半輩子。他特別注意到德國人卡魯扎與瑞典人克萊恩的研究,他們倡議重力可反映出熟悉的四個時空維度,而起源于額外第五維度幾何的電磁力,則因為太過渺小,至少到目前為止無法直接看到。人們總記得愛因斯坦追尋統(tǒng)一場論的失敗。事實上,這項行動只是太早熟了些:物理學家首先必須了解核力,以及量子場論在描述物理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些認知直到1970年代才達成。 追尋統(tǒng)一理論是今天理論物理的中心行動,而正如愛因斯坦所預見的,幾何觀念在其中扮演了關(guān)鍵角色。卡魯扎–克萊恩的觀念被重新提起,并且被擴充為弦論的特色之一,而弦論是個非常有希望能統(tǒng)一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與粒子物理的架構(gòu)。在卡魯扎–克萊恩的推測與弦論中,附加的微觀維度的形狀與大小,支配了我們所知的物理定律。是什么因素決定了這個形狀呢?最近的實驗和理論上的發(fā)展,提出了一個令人驚訝且極具爭議的答案,大大改變了我們所認識的宇宙圖像。 為了想像那些渺小的維度,我們可考慮由一根長而極薄的管子所構(gòu)成的空間。如果在一段距離之外觀察管子,它看起來就像是條一維的線。但在高倍率放大后,管子的圓柱形就清晰可見。線上每個零維度的點,都顯露成管子上一個一維的圓圈。 卡魯扎–克萊恩理論與弦 在20世紀初期,當科學家只知道電磁與重力兩種作用力時,卡魯扎與克萊恩就提出了他們的第五維度觀念。因為這兩種力的大小,都與其源頭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很容易便讓人懷疑它們之間有某些關(guān)聯(lián)。卡魯扎和克萊恩注意到,如果有一個額外的空間維度存在,則時空變成五個維度,那么愛因斯坦關(guān)于重力的幾何理論便能提供這種關(guān)聯(lián)。 這個概念并不是那么荒誕不經(jīng)。如果這個額外的空間維度卷曲成足夠小的圈圈,那么物理學家最好的顯微鏡,也就是威力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都將無法偵測到它。此外,我們已經(jīng)由廣義相對論得知,空間是可彎曲變動的。既然我們所見到的三個維度曾經(jīng)非常渺小,而且正在膨脹,那么想像今天有另一極微小的維度存在,就不是件太夸張的事了。 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偵測到它,但是一個很小的額外維度,仍可能有重要的間接效應可以觀察到。如此,廣義相對論便可用來描述五維時空的幾何了。我們可以將這種幾何分解成三個元素:四個大時空維度的形狀、小維度與其他維度之間的夾角,以及小維度的周長。大時空維度的行為遵照正常的四維廣義相對論。在它的每一個位置,都具備角度和周長的值,就好像散布在時空中的兩個場,在每個位置上都有一定的數(shù)值。 神奇的是,此角度場能模擬四維世界里的電磁場。也就是說,描述它的方程式與描述電磁作用的方程式完全相同,周長則決定了電磁力與重力的相對強度。因此,單從五維的重力理論,就可一并得到在四維時空里的重力與電磁理論。 額外維度的可能性也同樣在統(tǒng)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時,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弦論是這種統(tǒng)一理論的最主要提案。弦論中的粒子實際上可以是一維物體,如微小振動的環(huán)圈或弦。一條弦的標準尺度大約接近普朗克長度,也就是10 -33公分(比原子核大小的10億分一的10億分之一還小)。因此,從任何小于普朗克放大率的鏡頭下看來,一條弦就像是一個點。 為了使理論中的方程式保持數(shù)學上的一致性,弦必須在10維時空中振動,這表示有六個極小而尚未被偵測到的額外維度存在。除了弦之外,具有多種維度數(shù)而稱為「膜」的薄片,也可被嵌入時空中。在原本的卡魯扎–克萊恩概念里,普通粒子的量子波函數(shù)可以填入額外維度中。但是實際上,橫跨六個維度將使得粒子本身變得模糊不清。相對地,弦可受限制在一片膜上。弦論中也包含了通量或作用力,可用場線來代表,正如同在古典(非量子的)電磁理論中表示力的方式一樣。 弦論預言所有看似點狀的粒子,其實是微小的弦。此外,也預測稱為膜(綠色)的薄膜狀物體存在。膜可具備各種數(shù)目的維度。有端點的弦(藍色),端點總是連在膜上,而封閉環(huán)圈狀的弦(紅色)則不受此限。 綜合而言,弦的圖像看似比卡魯扎–克萊恩理論來得復雜許多,但事實上弦論所本的數(shù)學結(jié)構(gòu)更一致而完備。卡魯扎–克萊恩理論的中心思想仍保留著:我們可見的物理定律取決于隱藏的額外維度之幾何特性。 |
|
來自: kanglanlan > 《量子力學 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