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位于我國北部,面積約118萬平方公里,由9個地級市與3個盟(內蒙古特有的地級行政區)組成。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內蒙古12個地級行政區的名字都有什么來歷,按車牌的英文字母順序依次講。 蒙A是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約1.7萬平方公里,位于內蒙古的中部偏西南。明朝萬歷年間,俺答汗和三娘子在大青山南麓用青磚建城,所以也稱為青城。在蒙古語中,青色稱為“呼和”,城稱為“浩特”,連在一起就是呼和浩特。清朝稱綏遠城,后設歸綏市,1954年更名為呼和浩特。 蒙B是包頭,位于呼和浩特西北,北與蒙古接壤,南臨黃河。很多人都吐槽包頭的名字“土里土氣”,不如恢復秦朝設的九原郡地名。九原郡是秦始皇設的邊郡之一,治所就在今包頭市的西郊,黃河北岸。包頭的地名是怎么來的呢?清乾隆三年(1738年),附近有幾個牧民在這里成立了一個村子,蒙古語稱為“包克圖”,后來就念成了包頭。包頭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別稱,就是鹿城。 蒙C是烏海市,位于內蒙古的西南部的黃河東岸。烏海市的面積只有1700多平方公里,是內蒙古所有地級行政區中最小的。烏海市的地名是怎么來的呢?上世紀中葉以后,國家在黃河西岸建立了一個城市,取名烏達市。后由煤炭開發的原因,又在黃河東岸設海勃灣市。1976年,烏達市與海勃灣市合并,統稱為烏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