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茶的故土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的發現、栽培和飲用在我國已有四五千年前史了,茶不僅是生活的必需品,共同的茶文化也早已成為我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位于福建南部的武夷山,具有共同的巖石地質結構和溫潤濕潤的氣候特征,自古便是茶葉的重要產區,出產的巖茶種類豐厚,享譽華夏,也因此形成了絕無僅有的巖茶文化。 武夷山以丹霞地貌為主,所謂巖茶就產自生長再赤色砂礫巖縫中的茶樹,茶樹吸收了巖石中豐厚的礦物質,在不同小氣候環境的效果下,形成不同芬芳和口味,其間名氣最大的非“大紅袍”莫屬,簡直成為了武夷山茶葉的標志,大紅袍景區也是慕名而來的游客和發燒友有必要打卡的當地。 市面上以大紅袍命名的茶葉品牌繁雜,多種多樣,歸根溯源都是武夷山大紅袍景區6株母樹的“子子孫孫”。這幾株生長在高高巖上的古茶樹貌不驚人,卻已經有了360多年的前史,自明代開端就已經成為皇室的貢品,只供達官貴人享受。 幾株母樹每年的產值只要20克,絕對比黃金都要珍貴,想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獲贈了一小盒大概10克大紅袍,主人笑稱送出了半壁江山。現在為維護母樹早已不能采摘茶葉,游人也只能遠觀,除了24小時專人值守,還為大紅袍投保了超越一個億的保險,可以說是我國身價最高的茶樹。 大紅袍母樹對游客來說遙不行及,周圍的大紅袍茶葉蛋卻是不能錯失的甘旨。煮制茶葉蛋的茶葉當然不行能來自那6株母樹, 而是它們的后代,與我們往常吃的茶葉蛋比較,看起來似乎沒有明顯差別。 臺灣最貴的茶葉蛋是日月潭旁著名的阿婆茶葉蛋,合人民幣三四塊錢一個,我們武夷山大紅袍茶葉蛋5元一個,價格比臺灣茶葉蛋略貴,卻抵擋不住游客購買的熱心,一會功夫滿滿一盆都賣光了,看來臺灣主持人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絕對是流言。 我們也不能免俗買了幾個大紅袍茶葉蛋,撥開蛋殼就能聞到濃郁的茶香,咬一口唇齒留香,煮得十分入味,還保持了雞蛋的口感,蛋黃軟硬適中,真的是名不虛傳。據說這樣的雞蛋一天可以賣出去上千個,已經成了大紅袍景區最讓人期待的美食項目。廣州桑拿 從大紅袍母樹順著巖骨花香漫游道繼續前行,附近便是武夷巖茶最著名的產地,沿途種滿了珍貴的大紅袍、肉桂、水仙等種類,被當地人戲稱是武夷山最貴的一條路,每一處茶園都樹立了標簽,也讓茶葉小白漲了不少常識。 巖骨花香步道全程大約三公里,途經流香澗、慧苑寺、鷹嘴巖、古崖居一直到水簾洞,道路都很平坦,對體力和步行才能要求不高,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花香和茶香,令人心曠神怡。 步道兩旁風景如畫,鳥語花香,山里的天氣卻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本來藍天白云的天空突然飄來一陣雨,索性在慧苑寺休息一下,享受朋友帶的大紅袍名品“心頭肉”,像古人一樣看雨聽風,泡茶品茗,感受武夷慢生活。 |
|
來自: 昵稱6609900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