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宣志華 李曰慶 陽痿即勃起功能障礙(ED),是指陰莖不能持續達到或維持充分的勃起以獲得滿意的性生活。最新研究顯示,我國城市男性的ED總患病率為26.1%,而40歲以上男性ED的患病率為40.2%~73.1%。據WHO預計到2025年全球受ED困擾者將達3.22億。 西醫治療ED的首選方法是口服PDE-5抑制劑,此外還有陰莖海綿體注射和陰莖假體等。這些治療方法均有其最佳適應癥,也有相應的副作用,雖能有效地改善陰莖勃起功能,但是對于患者的體質沒有直接的改善作用。 李曰慶教授30余年來致力于對陽痿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認為陽痿的發病與肝腎密切相關,本虛標實,腎虛為本,肝郁為標,臨床治療時肝腎同治,以補腎疏肝作為基本治療原則,臨床效果頗佳,不但可以有效改善陰莖的勃起功能,同時還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體質。筆者有幸跟師學習,整理經驗如下。 1病因病機 陽痿,又稱“不起”、“陰痿”、“筋痿”、“陽不舉”、“陰器不用”等,明代醫家張景岳最先使用“陽痿”病名。李曰慶教授認為五臟功能失常均可導致陽痿的發生,有虛證也有實證,有陽虛也有陰虛,有寒證也有熱證。情志不暢、腎虛、血瘀、痰阻、濕熱是其主要病因。其中尤以肝腎與陽痿的發病最為密切,腎虛肝郁是其主要病機特點。 腎虛為本。腎藏精,主生殖。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管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和整個生命活動的過程,是機體賴以調節有關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系統的功能單位。天癸是在腎精充盈到一定程度上產生的,它是相火發生的根源,而相火是啟動人類性欲及宗筋勃起并產生生殖之精的原動力,正如內經上所云:“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腎中精氣在一定年齡段內保持充盈、滿溢狀態,天癸可以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中年之后,腎中精氣的逐漸衰少,天癸也隨之衰少而至枯竭,性機能、生殖能力及欲念逐漸衰退。 可見腎中所藏精氣的盈損對生殖活動的盛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任何導致腎中精氣損傷的情況,都有可能導致陽痿的發生。《諸病源候論·虛勞陰痿候》記載:“腎開竅于陰,若勞傷于腎,腎虛不能榮于陰器,故痿弱也。”《景岳全書·陽痿》:“凡男子陽痿不起,多由命門火衰,精氣虛冷;或以七情勞損傷生陽之氣,多致此證……”都闡述腎虛是陽痿的重要原因。 肝郁是標。肝藏血,主疏泄。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在性欲念的作用下疏導氣血下注于宗筋而致勃起。《證治概要》指出“陰莖以筋為體,宗筋亦賴氣的血涌,而后自強勁有力”。肝的疏泄功能,對全身各臟腑組織的氣機升降出入之間的平衡協調,起著重要的疏通調節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臟腑組織的活動也就正常協調。《辨證錄》云:“肝氣旺則宗筋伸。”可見陰莖的正常勃起與肝密不可分。另外肝通過其疏泄功能對氣機的調暢作用,可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疏泄功能的異常時,會導致精神情志活動的異常。不良的情志刺激,又會導致肝主疏泄失常,導致陽痿的出現。《雜病源流犀燭》記載:“又有失志之人,抑郁傷肝,肝木不能疏達,亦致陽疾不起”。李曰慶教授認為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加大,作息飲食無規律,酗酒嗜煙,體育鍛煉缺乏,會導致情志不遂或所欲不得,或焦慮過甚,或郁怒不伸等不良情志的產生,日久可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郁結,肝血運行失暢,不能灌溉宗筋,而出現陽痿。與此同時,陽痿的出現,會影響兩性關系,打擊男人的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會進一步加重肝郁的情況。所以,陽痿患者存在著一個“因郁致痿”和“因痿致郁”循環系統,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成為陽痿治療的重要環節。 陽痿的病機是腎虛為本、肝郁為標,本虛標實,并且相互影響,相互轉化。這是因為肝腎同源,共居下焦,皆寄相火,腎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氣疏,腎氣充,則宗筋榮潤,陽道可興;又腎、肝為母子之臟,母病可以及子,子病可盜母氣。故陽痿患者常肝腎癥狀互見。因而治療陽痿僅“從腎”、“從肝”論治,均有失偏頗。李曰慶教授在多年臨證的基礎上,細心觀察,衷中參西,認為陽痿患者多為標本相兼,虛實夾雜。這類患者多數既有腰酸乏力,陰部發涼,脈細無力等腎虛的表現;又有性格內向、精神不振或胸悶不舒、煩躁易怒等肝氣郁結的癥狀。綜觀舌脈癥表現為一種腎虛肝郁證候。 此外,肝郁、腎虛、濕熱等因素都可以導致陰莖氣血運行不暢,甚或瘀血阻滯于陰莖脈絡,陰莖失去氣血濡養則難以奮起,氣滯血瘀,既可阻塞陽道使其不通,又可阻礙氣血的運行與化生而成陽痿之癥,血瘀可以看做陽痿的終極病機。 2辨治體會 2.1補腎疏肝作為基本治療原則 針對大多數精神性陽痿患者腎虛肝郁的病機,應用補腎助陽、舒肝解郁的方法進行治療,常能取得滿意的療效。補腎助陽,李曰慶教授在臨床上多喜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狗腎、蛤蚧之類,其他如仙靈脾、巴戟天、鹿角膠、菟絲子、山萸肉、雄蠶娥等,也可隨證選用,以上諸藥均入肝、腎二經,具有溫腎助陽、益腎填精之功效。舒肝解郁常用柴胡、當歸、白芍、陳皮等藥。柴胡、當歸、白芍為逍遙散中之主藥,可疏肝解郁、養血柔肝,且當歸能行氣緩急,尤為治療肝郁血虛之要藥;陳皮舒肝行氣,寬胸暢隔。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助陽、疏肝養筋、益腎振痿之功。 2.2活血化瘀通絡應用始終 血瘀所致陽痿的典型的臨床表現有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等較為少見,因此活血化瘀也必不可少,且早期介入并全程施用,治療時多在補腎疏肝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活血化瘀通絡法。結合該病的病理特點,臨床治療時選用活血化瘀藥時常加用蟲類藥,例如穿山甲、蜣螂、土鱉蟲、地龍、全蝎、蜈蚣、僵蠶、露蜂房等。正如吳鞠通所講:“且以食血之蟲,飛者走絡中氣分,走者走絡中血分,可謂無微不入,無堅不破”。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出處:《中國性科學》2013年第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