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2015 年 12月7 日某中學,第一節上課期間,高二一男生從班級走出,從教學樓六樓墜樓自殺,經過搶救無效身亡。書包留下一封遺書。 (二)事件沖擊 本班師生產生極大影響,陸續出現很多情緒和行為反應: 情緒上——震驚、悲傷、愧疚/自責、焦慮/恐慌、無助、麻木等; 認知上——不相信、困惑、沉迷于對輕生者的不解; 行為上——四處打聽查實真相(救護車接的時候是有生命體征正常)傷心哭泣、不知所措、無法靜心學習、部分學生申請請假回家等。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學生,甚至不敢進教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也受到了較強烈沖擊。首先班主任和相關老師被傳公安做筆錄,其他老師代課也造成了學生的恐慌,不適應等。受邀做該班級師生團體輔導,下面我匯報此次心理危機干預的的一些做法,請大家督導。 (三)輔導的目標 為受到這個事件沖擊的師生提供心理支持,協助師生探索和處理因該同學的去世而引發的各種情緒困擾,鼓勵師生向逝者告別,學習適宜的應對方式,重新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四)、注意事項 1、感謝他們的接納,在團體中序位最后; 2、觀察是否有情緒特別激烈人或者以消極方式看待團體輔導的人,他們可能會給其他參加者增加負面影響; 3、不要強迫學生敘述事件細節; 4、時時注意服務對象,而不是完成自己的任務。 (五)活動準備:音樂、大拇指、彩色卡紙等 活動次數:兩次 第一次:1207全體學生共35 人參加了學生團體輔導;第一次沒有搬動位置。 第二次:1215全體學生以及班主任科任老師等近40人參與了活動。第二次圍成圈坐,逝者的桌椅擺在中間,事先準備了學生做的紙盒子。 (六)活動過程(分為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導入階段 1、首先,心理教師自我介紹、介紹團體輔導的原因、目的,說明團體要求——尊重、真誠、分享、信任和保密,面對危機大家都需要相互支持,特別是三位沖出去挽救的同學,會有更多的情緒需要處理。說明之后同學們對這個活動的目的有更清楚的了解,建立起初步的信任感。 2、注意:現場永遠不會按我們的要求進行的。不管進入哪個團體,與團隊建立良好的關系是首要的;不管現場是怎樣的狀況,提醒自己那都是正常的反應。比如當時有一個男生站起來笑笑地說“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有個Leng跳樓了,好像在說RAP。面對這樣的情況不批評不指責,還要感謝他的勇敢與熱心,第一個站起來分享。 之后他馬上面色沉重,這就是他表現痛苦的方式。
第二階段:陳述事實。 發生了什么事情?每個參加者都要發言,大家你說一點我說一點,最后學生會感到整個事件由此真相大白。
第三階段:整理感受。 我們從“此刻你的感覺是什么?”這個開始分享,當學生談到情緒的時候,往往就把投在外部的注意力轉到了自己的內在,身體與心靈都有了明顯的感覺,真切的感覺到事件帶給自己的影響,有的的說胸口疼痛沉重憋悶等,有的說腦袋暈乎乎、空白麻木等。 在情緒方面:主要是憤怒、迷茫、悲哀、震驚、惋惜、焦慮、恐慌、愧疚、自責等情緒。 男生:主要是自責、憤怒、麻木等情緒。 女生:主要是恐懼、震驚、惋惜、焦慮等情緒。 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描述當時感覺為憤怒;女生則描述了恐怖情緒。 這個環節主要是協助學生整理事件發生之后的感受,這是心理危機很重要的環節。在情緒自然釋放、情感自由表達,團體心理輔導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現。特別是三位沖出去,沒有辦法挽救同伴的學生,憤怒、自責等情緒表達完之后,挺直了背。
第四階段:心理教育 從“你面對該同學的做法,你想對他說些什么?”開始談,運用紙筆寫的方式進行。每一位學生既表達了對逝者的惋惜還表明了自己的對生命的態度,比如他的同桌說,我尊重你的選擇,祝福你可以真正得到解脫,但我不會像你這樣做。 1、歸納學生身心行為癥狀,讓大家了解危機事件后的一些反應; 我們每個人的這些身心痛苦是“非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任何人遇到這種情況,反應都大同小異,只是在程度和時間先后長短的區別,大多數人會在幾周內大大改善。假如兩、三個月后,你還是相當地痛苦,建議你到醫院或心理機構去尋求幫助。 2、將其情緒和行為反應正?;⒛軌蛱谷唤蛹{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尤其是憤怒、麻木、恐懼等情緒; 3、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引導同學進一步整理和分享個人感受與想法。當大家發現面對同學的輕生行為,每個人都有復雜的感受和情緒時,要能夠去探索、接納、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緒,并開始學習理解和接納別人的感受,學會彼此分擔壓力、彼此給予支持。 4、還在適當的時機,與同學們一起探討了對未來和生命的看法。交流中,同學們意識到,面對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各種挫折和困難,逃避或是輕生的選擇,并非解決問題之道,反而可能因為我們的一時沖動,而傷害到更多無辜。 這個環節中,安全、信任、尊重、開放、相互支持的團隊氛圍至關重要。
第五階段:追憶與歸整階段 輔導任務和目標: 1、通過追憶,協助師生將與逝者的關系重新進行定位,進一步協助其將從前直接的交往關系轉化為記憶的一部分; 2、通過追憶,進一步促進當事人的情感宣泄; 此環節將自己寫在卡紙上想要對逝者說的話有選擇地說給,這不僅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表達思念或別的情感,也能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情緒和心聲。當時班主任的那段話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師生,回憶中她聽見逝者說話的樣子做事的樣子,在栩栩如生的畫面感,表達著對孩子的不舍與祝福,師生情誼啊催人淚下。
第六階段:告別階段 輔導任務和目標: 1、通過具有象征意義的告別儀式,協助師生順利完成與逝者心理層面的分離。 2、進一步協助師生重新定位與逝者的關系,使其能夠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到其他關系上。 3、促進當事人學習積極的應對方式。 4、鼓勵當事人應用有效的社會資源,開始新的生活。 具體做法: 1、把寫的紙條折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輕輕放入紙盒中; 2、集體念誦告別詞; 3、目送、移走逝者的桌椅。
第七階段:表達祝福 1、正向詞語+大拇指; 2、給自己送他人; 3、擁抱同學; 4、愛的通道。 在這個環節,有時我們會加入家庭系統排列的指導語。 阿彌陀佛!一切安好!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健康快樂,父母健康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