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脱了内裤让我添,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性色av免费观看,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分享

108篇博士論文233份評閱意見,指出哪些問題?

 輕松1975 2020-02-03

這是 社科學術圈 推送的第1839篇文章


在2015年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各學科論文樣本總體合格率為95.07%。其中,歷史學(100%)、理學(98.51%)、哲學(98.44%)、農學(96.96%)、醫學(96.59%)、文學(96.43%)和工學(95.45%)七個學科門類抽檢總合格率在平均線以上,法學(92.21%)、管理學(90.43%)、經濟學(88.43%)、教育學(88.03%)和藝術學(86.52%)五個門類合格率在平均線以下可見,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存在顯著的學科差異,隸屬于社會科學范疇的法學、管理學、經濟學和教育學四個學科門類合格率全部低于總樣本平均合格率,顯示社會科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問題相對突出。

研究方法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以下簡稱《抽檢辦法》),博士論文抽檢按10%的比例在所有學科門類隨機抽取,每篇抽檢論文送3位學科專家進行評議。評價意見表分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學位、自然科學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三類分別制定,由專家對每篇論文給出分項評價和總體評價。其中學術學位論文分項評價包括“選題”、“創新性及論文價值”、“基礎知識及科研能力”和“論文規范性”四個方面,每個分項按照“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四檔進行評價,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總體評價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兩檔。若評為“不合格”則須在“綜合評價意見”欄中填寫主要理由。3位專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論文,被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3位專家中有1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論文,將再送2位同行專家進行復評。2位復評專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專家評議意見為“不合格”的論文,認定為“存在問題學位論文”。所以每篇“存在問題學位論文”(以下簡稱“不合格論文”)實際對應2至3篇“綜合評價意見”(以下簡稱“評閱意見”)。

本文的分析對象是2015年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檢出的社會科學門類不合格論文的全部評閱意見文本,共包括108篇論文的233份評閱意見,涵蓋管理學、教育學、法學和經濟學四個學科門類。其中管理學門類論文38篇,評閱意見84份;教育學門類論文15篇,評閱意見30份;法學門類論文24篇,評閱意見51份;經濟學門類論文31篇,評閱意見68份。
本文對評閱意見的文本內容進行語義分析和編碼。參考《抽檢辦法》對論文評價要素的劃分,以“選題與綜述”、“創新性與研究貢獻”、“基礎知識與科研能力”、“規范性”四要素作為評閱意見分析的一級問題維度;在此基礎上,對所有評閱意見進行逐篇閱讀,提取有明確指向的評價性內容進行編碼、歸類,不斷合并和修正,最后統計每個問題維度所涉及論文的篇數,最終形成由18項二級問題維度(見表1)組成的文字評閱意見數據庫。
不同問題維度涉及的論文篇數占比如圖1所示。其中,“對學科現狀的了解程度”、“研究方法科學適切”、“分析論證有力、合乎邏輯”三個維度的問題均涉及超過60%的樣本論文,近57%的論文“研究不夠深入”,54%的論文被指出了創新性的問題。可以看到,評審專家對社會科學不合格論文的問題批評集中在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分析論證、創新性和研究深入程度這幾個方面
 
不同學科門類論文的典型問題也存在差異(圖2)。
  • 管理學門類,論文主要問題集中在“研究方法科學適切”(84%)、對“學科現狀的了解程度”(71%)、“選題的問題意識、學術性和聚焦”(66%)以及“創新性”(60%)幾個方面。

  • 經濟學門類,論文主要問題集中在“分析論證有力、合乎邏輯”(90%)、“對學科現狀的了解程度”(77%)、“研究方法科學適切”(65%)、“概念準確和理論適切”(65%)以及“研究的深入程度”(65%)方面。

  • 教育學門類,論文主要問題集中在“研究方法科學適切”(93%)、“研究的深入程度”(67%)、“學科現狀的了解程度”(60%)、“創新性”(60%)以及“分析論證有力、合乎邏輯”(60%)幾個方面。

  • 法學門類,論文主要問題集中在“分析論證有力、合乎邏輯”(50%)、“研究的深入程度”(46%)、“寫作規范嚴謹”(46%)以及“選題與學科的適切性”(41%)幾個維度。





 
以上對評閱意見的文本分析歸納的論文主要問題及其分布情況,初步呈現了社會科學不合格博士論文基本的問題概貌。下文將結合評閱意見的文本內容,對這些典型問題做進一步分析,從學術性、學科性和規范性三個維度,討論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所應當達到的最基本質量要求。需要說明的是,除專門注明參考文獻出處的情況之外,下文中以引號標注的文本內容均出自本文分析的社會科學門類不合格論文的專家評閱意見。同時,本文對所引用的專家評閱意見中可能透露論文具體信息的細節內容進行了匿名化處理。

博士論文的學術性


“學術性”或者“科學性”、“學理性”,是論文評閱意見中對論文質量進行總體性評價時出現頻率很高的關鍵詞。很多評閱意見指出論文選題、研究方法或論證分析的學術性、科學性不強;或者直指整篇論文、整個研究的學術性不足;更有評閱意見直接指出,是否具有學術性是博士學位論文區別于“教科書'、“工作報告”、“材料總”或“政策調研報告”的核心標準。基于對論文評閱意見的分析,社會科學博士論文基本的學術性要求主要體現在選題、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和分析論證四個方面。

(一)提出“科學問題”
社會科學近40%的抽檢不合格論文被指出“缺少問題意識、理論關照和聚焦”以及“論述分析不能與研究問題緊密結合”的問題,與此相關的問題還包括選題沒有理論(學理)意義、對學科研究現狀了解和把握不夠深入等,這些都指向博士論文研究和撰寫的一項基礎工作——提出“研究問題評閱意見中與此相關的最典型評價就是“科學問題”或“問題意識”的缺失例如一篇應用經濟學博士論文評閱意見指出:“(題目)前半段是‘XX資源開發’是研究XX資源開發的什么問題不明確。后半段是‘區域效應’這是指什么,在正文中也沒有定義……在論文第一章中也沒有提出要研究的科學問題是什么。”再如一篇以知識產權信托法律問題為研究主題的法學論文評閱意見為:“論文內容并沒有從問題角度進行論述,論文從始至終沒有對知識產權信托中存在的法律問題進行清晰的表述,整篇論文沒有問題意識。”

在根本上,這些論文沒有實現從題目(topic)到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的聚焦和提煉。題目可以是研究者感興趣的任何主題或主題領域,而研究問題應當包括有關什么(what)/為什么(why)/如何(how)的探究性目標,以及解答、回答這一難題的重要意義的充分陳述「方問題提出首先需要聚焦,對研究對象涉及的理論或實踐范疇進行清晰界定,從而明確獲取資料、數據以及進行論證的范圍,使研究可操作、可辨別、可控制。很多不合格論文的選題過于寬泛和宏大,例如一篇以檢察制度改革為研究對象的法學論文,因為“選題過于宏觀和龐大”,使得文章內容“失之寬泛而不深入,缺乏新意,讀起來工作報告味道很濃,學術性不強”。

在聚焦的基礎上,研究問題的提出還需要在學科的知識脈絡中對研究對象進行定位,將“經驗問題和日常問題”進行提煉和轉化,使之成為“科學問題心1而建立理論意義上的問題觀照,在研究對象和學科的理論、范式之間建立聯系,凸顯論文選題對于學科知識的貢獻,使研究結果具有更廣泛意義上的參考價值。很多論文沒有對研究對象進行理論化的提煉,例如一篇以科技園區科技與金融關系為研究主題的應用經濟學論文,“整體上為調研報告的模式,學術理論性有所欠缺。還沒有將研究對象提煉為一個有價值的學術問題,也就沒有應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去分析解決”。再如另一篇研究高校財務管理問題的工商管理學論文,“對高校內部控制和失控現象進行了描述,……但沒有提煉出具有研究價值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例如:高校內控現狀與失控現象之間的理論關系是什么,內部控制對高校運行的作用機制是什么,控制機理是什么,等等。這使得論文研究不聚焦,研究難于深入,全文操作性敘述多于理性分析”。

研究問題的提出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論文的理論取向和研究策略,“提出問題的方式影響了回答問題需要做的事情”*沒有清晰的研究問題導致論文缺少一以貫之的理論關照和邏輯主線,也就無法建立適切的分析框架。例如一篇以我國某地區休閑農業發展為研究主題的農林經濟管理學論文,被評審專家認為“題目不夠聚焦,太寬、太泛,導致論文的科學問題不清晰;(某地區)休閑農業發展怎么了,出現了什么問題,該問題國內外的研究狀況怎么樣?為什么值得研究?文中均找不到答案……由于科學問題不清晰,導致理論框架無法構建”。

提出具有“科學性”的研究問題是博士論文研究意義和價值的前提,也是構建論文理論框架的基礎。所謂“問題的提出”不僅僅是選擇一個探究性的研究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學科的邏輯中對問題的價值、意義進行充分論證,由此體現選題的合理性、創新性以及研究結果可能的貢獻,并確定論文的理論視角和研究策略。這是博士論文最基礎和核心的工作,也是研究質量的基本保障。

(二)以全面深入的文獻綜述作為研究基礎
社會科學中60%的不合格論文存在被評審專家明確指出文獻綜述質量差的問題,在管理學和經濟學門類,這一比例甚至超過70%。從評閱意見來看,文獻綜述的問題非常集中。一方面是文獻梳理的基本工作量和文獻的質量不夠,包括文獻不全面與陳舊、來源期刊不夠權威以及外文文獻缺乏,因而無法全面和準確呈現本學科領域與論文主題相關的研究基礎和現狀。另一方面,是僅對文獻進行泛泛的羅列介紹,只有“述”而沒有“評”,未能緊密結合研究問題對文獻進行深入分析,因而無法凸顯論文選題的合理性、意義和價值,也無法通過文獻梳理確立論文研究的理論視角。例如一篇理論經濟學論文,“對于該領域已經有的眾多研究缺少足夠的認識,進而導致該文沒有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來研究收入分配問題”。

一篇有質量的文獻綜述需要有適當的廣度和深度,嚴謹、一致、清晰簡潔,能夠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綜合。逐J文獻綜述能夠對研究問題進行定位,構成其背景和基礎,并深刻理解已有的工作。以只有全面、充分和深入理解已有的研究,才能判斷研究問題是否成立,是否具有研究價值,因而文獻綜述是確立原創性研究問題的基礎文獻綜述的薄弱致使論文選題的科學性、理論視角的合理性以及研究論述的邏輯性都大打折扣。
例如,一篇公共管理學論文“選擇了一個重要的實踐問題入手,可是對于國內外文獻的梳理明顯不足,缺乏作為博士論文需要的與學科前沿之間的對話,整體話語體系還停留在工作報告層面上,有待進一步進行學術層面的抽象和學術問題的提煉”。
再如另一篇公共管理學論文,“提出用協同理論、創新理論、系統理論、博弈論作為分析的理論基礎”,但只是“分別描述了四個理論的基礎觀點,對于四個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與研究問題的關系,沒有深入地研究……問題與理論基礎只是表面看起來有關而已有研究者指出,那些“問題、理論和方法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和沖突,沒有合理邏輯關系”的論文主要的原因就是“對現有研究狀況的了解和把握不夠全面、充分”。所以,一篇合格的博士論文必須以全面、準確地把握研究文獻為基礎,通過與學科最新的研究進展進行對話,提出研究問題,確定理論視角,凸顯研究價值。

(三)使用適切的研究方法
博士論文的學術性也突出地體現在研究方法方面。論文評閱意見分析顯示,研究方法的問題在社會科學不合格博士論文中最為普遍。最典型的問題是與學科、選題適切的方法論和研究策略的缺失,研究范式與論文選題、理論視角沒有合理的邏輯關系。例如一篇社會學博士論文被評審專家批評“學術范式不清楚”、“作為實證導向的理論研究范式,需要提出假設,然后通過實證數據來對假設加以驗證,作者提出假設,卻在后文沒有假設驗證;作為建構主義的研究范式,作者應提出大量現象,將其歸納為一個理論脈絡;而作者是將新福利三角理論作為不加檢驗的理論結構,填塞入大量'政府工作報告'類的敘述;作為社會政策(研究),不同政策的社會后果的比較、政策生成過程等關鍵議題,作者毫無涉及……多民族地區的研究,沒有關于多民族造成的社會現象的觀察。”再如,一篇應用經濟學論文“基本上都是描述性分析,空泛的定性討論較多,具體的定量分析少。這與金融學博士論文必須有較為深入的理論模型分析和/或較為復雜的計量研究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

不合格論文的另一類問題是具體研究方法的運用和對研究過程的描述存在問題,導致研究結論不可靠。例如一篇管理科學與工程論文稱采用某個計算模型“是為了有效回避最小二乘法導致的參數估計偏離,但論文中沒有看到是用什么具體方法克服這點的.....沒有任何分析但后面仍然得到了計算結果”。再如一篇體育學博士論文對于所采用的訪談研究法的描述“極不規范”,“沒有具體列出訪談專家的信息……讓人們對訪談研究的真實性產生質疑”。另一篇教育學論文所采用的個案研究、訪談法、觀察法等“獲取研究資料的客觀性不夠強……時間不夠明確……研究對象的數量前后表述不一致……獲取的觀察資料不夠具體”。

從評閱意見中可以看到,社會科學博士學位論文在研究方法方面應當滿足雙重要求。一方面論文要有與研究問題適切的方法論或者說研究范式,問題提出、研究目標、理論關照與研究策略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方法論(methodology)是在認識論意義上支撐研究的方式和范式3?,是“研究者對所使用的具體研究方法進行的哲學層次上的思考,包括理論以及對研究如何或必須怎樣進行的分析即便未以專門篇幅對方法論進行陳述,博士論文也應當體現出研究范式、研究工具與論文選題以及理論取向的統一。另一方面,研究者對于具體研究方法、技術和工具的操作應當科學嚴謹,規范地呈現研究過程,并檢驗或論證研究結論的信度和效度。遺憾的是,社會科學門類近70%的抽檢不合格論文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說明研究方法訓練不足的問題在這些學科領域相當突出。

(四)分析論證邏輯嚴密
超過60%的不合格論文在分析推理和論證的合理性、邏輯性方面存在問題,還有很多論文被專家指出概念,理論使用不當,論文思路模糊和結構邏輯混亂以及論述分析與研究主題關聯不緊密的問題,這些都指向作者研究訓練的不足和理論思維、分析論證能力方面的缺失。

基于評閱意見的分析,博士論文分析論證的邏輯性首先體現在論文整體的內在一致性上,論文的問題提出、理論視角、研究范式和分析論證是一以貫之、邏輯相扣的,也就是作者“完成了自己言稱要做的事情”;體現在論文的寫作上,則是各個章節內容之間聯系緊密,由一個清晰的框架統領。然而這種內在一致性必須以明確的問題提出為基礎,也與文獻綜述的質量以及作者對方法論的理解緊密相關。缺少問題意識導致論文不能圍繞一以貫之的主題組織論證,文獻工作不足導致概念、理論理解不當,無法建立有力的論證基礎,以致“思路不清,邏輯混亂”。例如一篇應用經濟學論文,“文章主題是研究利益關系,但是理論模型卻用的生產力模型、風險模型等,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股市中最基本、也是問題最突出的幾種利益關系,如上市公司與股民,機構投資者與散戶,證券公司與上市公司等,都缺乏具體分析”。再如,一篇公共管理學論文“由于核心問題不明確,導致論文的框架更像是一篇散文,各個部分都有研究主題,即有微觀層面的宋村發展變遷、礦業興衰以及行政策略,又涉及不同行動者的話語及行動策略,更是涉及農業工業化等大主題,但是各個主題及關鍵詞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體系,整體研究指向存在較大的差異,思維邏輯是跳躍式的,而非以層層剖析分析文章的主題所在”。

邏輯性的要求也體現在具體的分析論證和語言表述上,包括概念的界定清晰準確,結論性、判斷性的表述分析理由充分、客觀,邏輯自洽。這種具體的邏輯性問題在社會科學不合格論文的評閱意見中非常普遍,例如“很多邏輯上不能自洽的地方……論點、論據、結論疏離”,“缺乏文獻依據,缺乏實例佐證……似乎是拍腦袋出來的”,以及“大量事實僅在文中按照理論架構的需要,進行缺乏邏輯的堆砌”,等等。

博士論文的學科性


有四分之一的社會科學不合格論文被指出存在“選題與學科或專業方向不符”的問題,在法學門類甚至涉及超過40%的不合格論文。評閱意見顯示,選題與學科/研究方向不符成為多篇博士論文被認定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種情況是,評閱意見認可論文的質量和規范性,但選題本身偏離了論文所申請的學位所屬學科的知識范疇。例如一篇研究行政權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論文,評閱意見指出:“該文結構完整、思路清晰、行文順暢,不難看出作者的政治學功底……總體來說,本文是一篇行政學專業的學位論文……選題嚴重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范圍。”再如另一篇以內隱學習為主題的高等教育學論文,評閱意見指出:“如果不從高等教育學視角來看,該論文理論基礎較充實,觀點較鮮明,論證較有力,論據較充分,結構較嚴謹,層次較分明,表達較清晰,重點較突出。因此,該論文是一篇較好的博士學位論文。如果從高等教育學視角來看該論文,該論文明顯偏離了高等教育方向,是一篇心理學論文。”

另一種更為普遍的情況是,論文的研究范式、理論視角或方法不能很好地體現“學科性”。例如一篇公共管理學博士論文,被評閱專家認為“沒有管理學學位論文的味道,更像社會學的一些內容,所研究的主題是村莊的發展變遷,但是發展變遷的切入點在哪兒,如何闡釋或分析,都較少體現管理學的基本規范”。另一篇管理科學與工程學論文被指“偏向于計算機研究方法,對管理科學工程的研究方法涉及很少……對管理科學學科的貢獻不突出……缺乏管理學理論支撐,應用性過強”。再如一篇經濟學論文的評閱意見指出:“整個論文除了列舉幾個經濟學基本概念外,沒有經濟學的分析,因此用此論文申請金融學專業的博士是極其不嚴肅的。”

學科對于博士生的科研訓練而言,具有知識和組織的雙重屬性。在知識的維度上,博士學位論文須體現作者對于學科范式——學科基礎知識、理論取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呈現方式和學術交流慣習——的掌握。學科也為博士論文的選題劃定了知識邊界一一盡管對一些學科而言邊界相對模糊,而對另一些學科則相對清晰。博士生教育作為一種科研訓練,培養的是未來學科的“守門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博士生也被期待進入學科文化,遵循每個學科所特有的行為方式、價值體系和特定的智識任務。逐〕博士論文如果選題偏離了學科或者沒有體現“本學科”的研究范式和理論取向,對于同行評價而言,便失去了基本的坐標定位。

從學術組織和管理的角度來看,博士生教育從招生、培養到考核評價和學位授予的全過程都是圍繞學科開展的。就我國高等教育系統而言,依據《高等教育法》和《學位條例》制定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確立的“學科門類一一級學科一二級學科”目錄,是高校人才培養、學位授予和科研管理的基本參照。博士生的招生、培養和評價也是在這一學科結構中開展。也就是說,博士生從報考、入學、課程學習、中期考核到學業評價和申請學位都是在規定的學科范圍內進行。那些研究范式、理論視角或研究方法不能體現“學科性”的論文暴露了作者的基本學術訓練不足,那些論文內容質量尚可但選題明顯偏離申請學位所屬學科而被判不合格的情況,凸顯的是培養單位學科點設置、博導師資配備、招生考試、論文指導和學位授予等環節可能存在的制度性問題。

在知識社會學的視野中,社會科學所屬的軟科學屬于“非嚴密”知識領域,其研究范圍相對寬泛,學科界限相對模糊。逐〕也有學者批評我國社會科學知識生產、研究訓練和科研評價的“唯學科化”傾向,倡導“以問題為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另外,我國目前實行的學位授權審核機制也存在管理過死,學科目錄不盡合理和高校缺少自主權的問題「購,客觀上也造成了在那些有一定培養能力但沒有相關學科博士點的培養單位跨臨近學科培養博士的需求,上文列舉的論文質量較好但選題偏離學科范圍的情況,正可能與此相關。本文強調博士論文的學科性并不涉及對于更深層次的社會科學知識分類和發展方向的探討,也不涉及對當前學位授權審核機制以及學科目錄合理性的討論,而是希望在現有的學術制度和學科結構下,從質量保障的角度出發,以基本的學科性來規范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訓練,提升學位管理的嚴肅性,提高培養單位和導師的責任意識。

博士論文的規范性


與選題、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相比,寫作規范性的問題在論文評閱意見中出現頻次相對較少,但也涉及約40%的不合格論文。專家評閱意見對規范性問題的批評十分嚴肅,有多份評閱意見通篇列舉論文的規范性問題,得出論文不合格的結論。相關評閱意見有的指出論文總體寫作不夠規范嚴謹,包括標題、摘要、關鍵詞的寫法以及語言論述風格等,也有專家將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存在的問題納入寫作不規范的范疇,意指這些關鍵部分的寫作應有相對固定的模式和標準。有的評閱意見指出論文內容布局結構、章節文字比重不合理,章節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明確,論文各部分之間關聯松散。還有相當比例的評閱意見專門提出引證不規范的問題,包括:引文沒有注明出處與頁碼、數據沒有來源、過度引用、曲解文獻、虛假引用等。例如一篇法學論文作者在引用他人觀點時,被評閱專家批評“為了自己文章的主題,而刻意改變原作者意思,學術態度極不端正,極大地影響了其引用的觀點、資料的可信度,許多內容都可質疑”。還有少部分論文被指出語言不通和錯別字太多,相關評閱意見直指作者的學風態度問題。

綜合這些評閱意見,博士論文的規范性應包含以下幾個層面的要求。一是規范的研究和論證,包括論文關鍵部分的闡釋嚴謹和清晰、符合研究過程和論證邏輯。例如,對方法論、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應當逐層進行闡釋,對資料獲取的方式和研究過程的描述應清晰嚴謹。這一點與博士論文的學術性要求是一致的。二是論文的寫作符合基本形式規范,包括結構完整,章節布局均衡,標題、摘要、關鍵詞、引用、注釋、附錄的體例符合學術寫作要求。三是語言文字表達清晰流暢,準確無誤。四是嚴守學術道德。

與博士論文的核心評價標準如原創性、顯著性和知識貢獻等相比,規范性是最低的底線要求。沒有規范性,沒有基本認真嚴謹的研究和寫作態度,論文其他方面的質量無從談起。學術寫作訓練至少在碩士研究生教育階段就已經開始,作為學術性學位的最高一級,在博士論文中出現規范性問題是難以被接受的。抽檢中社會科學門類很多論文存在基本的語言表達、文獻引用和注釋不規范的問題,這在根本上指向作者的態度、學風和學術道德,很多份評閱意見以較為激烈的語言批評了作者的基本寫作態度。相關研究也顯示,規范性錯誤是博士論文評閱人最“無法容忍”的質量問題「祝。規范性的缺失更直接地暴露出相關培養單位博士研究生學風教育、科研訓練、導師指導和論文評審考核各環節質量保障不到位的問題。


本文內容節選自:《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8年1期;原標題《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的質量底線--基于抽檢不合格論文評閱意見的分析》。 作者:秦琳,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又大又硬又粗bbbbb| 免费国精产品wnw2544| 欧美日激情日韩精品嗯|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 曰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片| 欧美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成人图片| av 日韩 人妻 黑人 综合 无码|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亚洲成a 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dvd| 国产清纯白嫩初高生在线观看| 巨爆乳中文字幕爆乳区| 麻豆一精品传媒卡一卡二传媒短视频|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又黄的小说|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 乱码午夜-极品国产内射|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波多野结衣|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男女野外做爰全过程69影院|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模人人喊|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色综合欧美五月俺也去|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