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崇義縣康氏一元堂中醫館康忠義 詞曰: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話說這首《山坡羊.潼關懷古》,乃元朝散曲之名篇,乃是元朝的一個官員,姓張名養浩,字希孟,號云莊所作。 為嘆賑災期間,天下蒼生背井離鄉,顛沛流離,饑寒交迫,易子而食。 感嘆天下紛爭,干戈不息,朝屬秦,暮屬楚,改朝換代尋常事,百姓朝不保夕,一飽難求。 加之元代漢人地位卑微,當朝按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漢人,南宋遺民分類而治,百姓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天道循環,物極必反,元末爆發了紅中軍起義,漢人中出了一個朱元璋,南征北戰,于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勵精圖治,讓百姓休養生息,恢復經濟,要從未經戰亂地區向戰亂地區遷移人口,主要從山西陜西向河南遷移,老百姓不愿意,官府就把老百姓用繩索把人一個接一個綁上,排成隊列強制遷移,如果有人想方便就要向軍頭喊,把我的手解開,或者直接喊解手,這就是以后上廁所稱之為解手的來由。 同時還把江浙富饒地區的百姓遷往安徽等地,明朝官府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十分嚴厲,因為朱元璋深知流民的破壞力量,遷往安徽的江浙百姓不能回故鄉,只能冒險打扮成要飯的叫花子,回家鄉看望故園及親人,這也是安徽有很多人外出要飯的來由。 對官吏朱元璋亦實行嚴厲的懲戒制度,朱元璋生性苛細,連多用一張信紙在他眼里都算貪污,他規定凡是貪污六十兩白銀,就剝皮食草,擺在衙門示眾,后來干脆宣布,今后貪贓之官員不論輕重皆殺,真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只可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又道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黑眼珠是見不得白銀子的。 明朝在宣德以后開始走下坡路,至成化年間由于幾任皇帝的無能,以及長期的內閣傾軋,宦官專權害政,造成朝政極度混亂,大明王朝已病入膏肓。 雖然有過短暫的弘治中興,但是已經極重難返。 吸吮民脂民膏的皇室宗親,追逐聲色前馬的外戚,肆意貪財害民的宦官,無數毒瘤在大明王朝的脂體滋生膨脹,賦重役繁使民不聊生。尤其到了正德年間,由于皇帝極度昏庸,朝政日非,百姓困苦到了極點。 正是在這亂而未亂的時代,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大明王朝出現了幾個力挽狂瀾,中流砥柱的偉大人物。 本篇故事就是講述這些偉大人物的傳奇經歷。 正是: 猛虎呈威嘯山林, 巨龍騰空戲碧濤; 世間代有人才出, 江湖更有真英豪!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正文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