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云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廢話就不多說了,我在這里推薦給大家幾種米線醬料的炒制方法。做米線的除了湯底要好之外,澆頭的質量也決定了這碗米線味道的上限在哪里。所以澆頭必須每天炒制,不能含糊,而且要肯下料,下狠料,這樣醬料澆頭出來才香。 第1種,傳統的燜肉米線的醬料炒制方法。 一般來說,燜肉米線的醬料用的都是云南的昭通醬或者昆明的七甸老醬。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在當地購買紅油豆瓣醬,湖南地區的還可以放入辣妹子醬來提升色澤和醬香度。 燜肉醬之所以香,除了肉要用五花肉之外。多一點量的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說,新蒜更適合用來熬制醬料。不然如果買不到的話,什么蒜都能用。 五花肉500克切成肉丁,覺得麻煩可以直接打成肉沫。昭通醬150克,黃豆醬50克,老姜50克切粒,蒜150克切粒,豆豉30克。 八角八克,桂皮六克,花椒六克,香葉三克,草果一個,丁香三粒。這些就足夠了,不用放其他香料。講究一點的話先把香料用白酒泡一下,然后打成粉。其實我個人建議,用十三香或者五香粉就夠。 鍋里放入1千克油。油熱后先下豆豉,姜粒和一半蒜粒烤香。放入五花肉丁翻炒。當肉丁呈淡黃色吐油時,都可以放入兩種醬繼續翻炒。 注意火力不要大,否則很容易粘底。如果實在太干,可以放入適量清水。當醬香味炒出后,倒入清水燒開轉小火熬一個小時。 當鍋內水分快熬干,油醬分離,油層清澈透明狀態時,放入另一半蒜末繼續翻炒5分鐘,倒入香料粉炒勻即可出鍋。 這種醬就是普通的燜肉米線所用到的醬料。其實做醬料這個東西一通百通,燜肉醬你會做了,那燜牛肉醬,燜雞肉醬,紅燒牛肉,燜大腸,豬雜等那么不就全都會了,你說對嗎? 第2種,香菇雞肉米線醬料的炒制方法。 雞腿直接剁成小塊,加鹽,料酒花椒粉腌制半個小時。 郫縣豆瓣醬剁細,八角,桂皮,香葉,白芷,白蔻,山奈各適量。 辣椒一把下鍋煮10分鐘撈出,和姜一起攪成糍粑辣椒。 干香菇泡發,清洗干凈后直接切成小丁。注意干香菇泡發的水不要丟掉。 鍋里放油,先下香料和糍粑辣椒用小火炒出紅油。然后下郫縣豆瓣醬炒出香味。此時放入雞腿肉翻炒,直到把雞塊的水分炒干。加料酒,鹽,醬油,胡椒粉,適量白糖,調色調味。 此時放入香菇翻炒兩下,加入清水蓋過表面。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40分鐘即可。這種醬料澆頭的成本不高但是效果非常好,如果想要更香一點的話,可以把油換成豬油。 第3種,燒椒肉末米線醬料的炒制方法。 這種燒椒醬比較清爽,適合那種既要味重又不想太油的客人。而且這款醬料青椒味重,風格獨特,很受大家的歡迎。 首先把兩份的青螺絲椒,一份的紅二荊條用鐵釬穿起來,在炭火上烤但表面焦糊。然后撕去外皮切碎待用。 五花肉末和燒椒的比例在1:3就可以了。另外準備蔥姜蒜末,以及其他常規調料。這款醬料不需要加香料。 鍋里放油燒熱,先下蔥姜蒜末炒香,下五花肉末炒到淡黃吐油。加料酒鹽,適量生油,適量冰糖,蠔油,胡椒粉調色調味。這款醬顏色一定要清爽,別往里面倒老抽。 當肉末炒出香味后放入剁好的燒椒,加適量鹽,多一點味精,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第4種,酸辣雞雜米線醬料的熬制方法。 雞雜為了節省成本,一般雞肝用一成,雞腸用三成,雞心用三成,雞胗用三成。這樣炒出來口感較好。 把所有雞雜清洗干凈,然后切成小塊。泡辣椒,泡姜切碎。郫縣豆瓣剁碎。豆豉一小把,野山椒一小袋,另準備常規調料。 干辣椒一把水煮10分鐘后攪成糍粑辣椒。因為雞雜表面都比較光滑,必須要用糍粑辣椒能顯得醬汁紅亮一點。 雞雜如果不新鮮的話最好先焯水。冷水下鍋加姜片料酒,大火燒開后焯兩分鐘撈出清洗干凈待用。 鍋里放油燒熱,下蔥姜蒜末炒香,下糍粑辣椒,豆瓣醬,泡姜泡椒末,豆豉,炒出紅油和酸香味。 放入雞雜大火翻炒。此時放入切碎的野山椒,繼續翻炒。加鹽,醬油,白糖調色調味。倒入清水和野山椒泡菜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半個小時。 出鍋前倒入適量白醋,以及多一點味精炒勻即可。 最后一種,招牌臭豆腐米線的醬料做法。 這種米線醬料澆頭最為特殊。他實際上用的是臭豆腐和雞丁來做澆頭的。而且這種醬料雖然也是炒過的,但主要的味道還是浸泡進去的。所以顧客吃的時候,臭豆腐里都有一泡湯,風格非常獨特。 選擇小塊臭豆腐,先下鍋油炸到金黃后撈出待用。 雞胸脯肉切成丁。蔥姜蒜切末,準備適量豬油。八角,桂皮,香葉,草果,丁香,花椒,白芷,砂仁,山奈,檳榔,甘草各適量。 干辣椒一小把剪成小段,用清水浸泡5分鐘。 鍋里放豬油和菜油各一半燒熱,下蔥姜蒜,干辣椒段以及香料用小火慢慢炒香。當香味出來后,下雞胸脯肉以及臭豆腐翻炒。加鹽醬油蠔油,調色調味。 倒入清水,大火燒開。注意味道一定要調的偏咸一些,這樣有利于臭豆腐吸收湯汁。轉小火燉半小時,浸泡兩個小時即可使用。 在做米線的時候,碗底放入鹽,味精,胡椒粉等調料,加入高湯。這時把燙好的米線放入碗中,澆上一勺特制醬料,放蔥花香菜等其他配菜即可上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