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01 我討厭回家,因為爸媽總是在吵架。 常常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吵的不可開交。 所以,我寧可一個人留在北京,也不愿回那個令人窒息的家。 我想,只要看不見,聽不見,他們就不會吵了。 直到今年回家過年,我才發現自己錯了。 今年的春節很特殊,新冠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但不管周圍發生什么,都耽誤不了他們吵架。 02 這次的起因,是一件小事。 那是臘月二十九,我爸下班回家晚了,還忘了買米。 我爸是白班出租車司機,平時五點半就到家,可那天七點了還沒回來。 媽媽明明擔心他在外面跑車危險,可給他打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她便怒了。 這一個半小時里,媽媽腦補了無數個畫面。 所以,當我爸兩手空空推門進來時,她抄起沙發上的枕頭就朝他砸過去。 嘴里吼道:“你死哪去了?電話不接,信息不回,讓你買的米呢?跟你說話全都是耳旁風嗎?” 又來了。 從我記事起,他們每次吵架,大多以此開頭。 03 這次吵架,我爸不同以往,他沒回嘴,沒爭辯,我媽讓他滾,結果他連門都沒進,就一聲不吭地真滾了。 下樓的功夫,他給我發微信:“閨女,你媽脾氣大,我出去躲兩天,你在家別惹她生氣。” 我爸性格溫和,又聽話,用我們這里的話說叫耙耳朵。 他在外勤勤懇懇,回家家務照做,每月工資如實上交,真不知道我媽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直到有一次他們互揭老底,我才搞清楚,我爸一直瞞著我媽,偷偷拿錢給奶奶,而且數目還不小。 04 媽媽和奶奶這對婆媳,是傳說中的天敵。 爸媽剛結婚那會,奶奶沒少從中挑撥,加上她偏心小兒子,家里僅有的房子也留給了小兒子,如今老了卻訛上我爸這個大兒子。 這么多年,我媽憋了一肚子委屈,所以,只好把火撒到我爸身上。 我爸雖然性格好,但不擅言辭,也不會溝通,所以,矛盾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在我的記憶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們有三百天都在吵,在和好。 05 小時候,外婆經常勸我媽不要當著我的面吵,有什么事好好溝通,家和萬事興。 可她媽不以為然,一句“小孩子懂什么”就敷衍過去。 她不知道,因為他們吵架,我變成了一個外表乖巧,內心敏感的姑娘。 更是因為他們吵架,我對愛情一直是排斥的,在我看來,所有的愛情最后都會死于雞毛蒜皮。 那晚,收到我爸的微信后,我對我媽說:“你們每天這么不消停地吵,煩不煩,真不想過就離婚。” 我媽愣了一下,開始罵我沒良心,不盼父母好。 你看,這就是我的父母,一邊吵得恨不得對方去死,一邊又離不開彼此。 06 上小學的時候,我特別害怕同學來我家玩,因為不知道爸媽什么時候就會突然吵起來。 有一次,同桌來我家寫作業,爸媽明明前一秒還有說有笑,下一秒就吵得雞飛狗跳。 這樣的場面,我已司空見慣,但同桌卻嚇哭了。 第二天上學,她到處跟人說我家的事,同學們都在恥笑我。 因此,我變得很自卑,不愛說話。 這件事大約過了半個月,我媽突然問我,你那個同桌怎么不來我們家了? 我的眼淚一下就滾了出來,哭著說:“因為你和我爸吵架,人家都不敢來了。” 我媽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 我想,在那個片刻,她應該有一絲絲后悔吧? 07 果然,他們消停了一段時間,又好了傷疤忘了疼。 我爸沒經她的允許,把單位發的中秋福利給了奶奶,我媽逼著他去要回來。 那天吵到最后,我爸摔門而去,我媽還不罷休,電話追過去繼續吵。 “姓黎的,你給我聽好了,這次我跟你離定了。” 我在一旁聽得心驚肉跳。 可是轉天,他們又和好如初,有說有笑的帶著我出去吃火鍋。 他們這樣反復無常的吵架,和好,再吵架,我常常產生幻覺,覺得自己有兩個爸爸和媽媽。 十二歲生日那天,我媽讓我許愿,我對著蠟燭說,希望爸爸媽媽永遠不要吵架。 我媽卻讓我重新許愿,還說吵架是她跟我爸的溝通方式,改不了。 我爸則在一邊笑呵呵地說:“打是親,罵是愛,不吵不鬧不自在。” 08 是呀,吵架是他們的日常溝通方式。 他們永遠不覺疲憊,更不會體會,他們的女兒有多么難堪。 漸漸地,我開始逼迫自己去適應,每次吵架,我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可那些叫罵聲還是斷斷續續傳進來。 我經常在想,如果耳朵也能像眼睛一樣就好了,一閉上,就什么都聽不到了。 我厭惡這樣的家庭,厭惡這樣的爸媽,一心只想逃離。 09 高中畢業,我所有的志愿都是填的外地學校,最終如愿去了北京一所大學。 上大學后,我很少回家,寒暑假也會留在北京做兼職。 每次打電話,我媽都罵我沒良心,說我和爸爸一樣,出了門,就不知道回家。 說完,她又開始自言自語地數落我爸,都是一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 我通常是默默地聽,再默默地掛斷電話。 有時,我很同情她,和我爸在一起明明很累,卻又舍不得離婚。 我發誓,將來絕不要父母這樣的婚姻。 10 大三這年,我交了一個男朋友,他溫暖善良,謙和有禮,是我理想中男友的樣子。 我們一見鐘情,他說:“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女孩,乖巧,懂事,從不會無理取鬧。” 我們當然也會有分歧,只是每次到了情緒的臨界點,我腦海里就會浮現出父母吵架的樣子,那是我最害怕的場景。 于是,我除了沉默,就是逃避。 男友表情怪怪地問我:“你就沒有任何情緒嗎?” 當然有。 我只是不想表達,也不敢表達,因為吵架的樣子實在丑陋。 11 今年寒假,我答應男友,留在北京和他一起過年。 可第一次去男友家,我就落荒而逃。 那天,男友爸媽有說有笑的在廚房準備晚餐,這樣的家庭氛圍,好到讓人妒忌。 男友父母對我很客氣,不像我的爸媽,喜歡盤根問底。 吃完飯,我們坐在一起看電視,某女明星出來時,他爸夸了一句真好看,他媽竟然吃醋了,沒想到,他爸毫不避諱地表白:“她是好看,但我更喜歡你這張臉。” 旁邊的我有點坐不住了,原來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還可以這樣。 男友看我不自在,開玩笑解釋:“這是我們家的常態,我從小就是吃狗糧長大的,你慢慢就適應了。” 按理說,我應該高興才對,但我卻從男友家逃了出來,買了回家的車票。 必須得承認,男友家的氛圍,勾起了我內心深處隱藏的自卑,我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他。 12 回家后,爸媽還是老樣子,一言不合就爭吵。 他們不會因為我的離開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我的歸來而暫停。 我爸負氣滾走的第二天,我媽開始在家里不停地絮叨,叨煩了,就打電話去罵我爸。 看得出來,她明明是想問我爸什么時候回來,可話到嘴邊就變成了:“你最好死在外面,永遠不要回來。” 吵架時,她永遠口是心非。 我問我媽:“你就這么盼著我爸死嗎?你知道現在肺炎感染了多少人嗎?我爸天天在外面跑車,要是被感染了……” 我媽打斷我的話:“這個白眼狼,要么不回家,一回家就咒你爸,你爸身體那么好,不會有事的。” 13 我不想跟她吵,而是給我爸發微信,讓他記得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我爸沒有回我的微信,中午的時候,我又給他打了一個視頻電話。 視頻里,他戴著口罩,背景卻不是在出租車內。 我爸說:“我剛給你奶奶送了點東西,準備出車,別和你媽說這些,不然她又得發脾氣。” 我點點頭,剛要掛斷視頻,我爸突然叮囑我:“洋洋,這些天你和你媽千萬不要出門,生活用品我會讓你楊叔送過去。” 楊叔是我爸的晚班同事,我覺得爸爸的話好奇怪,這些東西他自己就能買,干嘛要麻煩別人,他不至于賭氣成這樣。 14 下午,楊叔送過來一些年貨,我和媽媽下樓去搬。 我媽讓楊叔轉告我爸:“你告訴姓黎的,他躲也沒用,過完年我就和他離婚。” 我媽和我爸每次吵完之后,都叫囂著要去離婚,卻沒有哪次能離成。 我已經聽得耳朵長繭了,但是楊叔的表情看上去怪怪的。 我媽上樓后,楊叔突然喊住我:“洋洋,你爸前天帶了一個乘客,武漢回來的。” 我只覺得腦子里有什么東西“嗡嗡”直響,整個人都不好了。 楊叔繼續說:“那個人沒什么癥狀,但公司還是決定讓你爸先隔離14天。” 我這才反應過來,我爸被隔離了。 怪不得他那天沒買米,怪不得我媽讓他滾,他馬上就滾了。 15 爸爸沒辦法回家過年,我整個人都慌了。 幾乎是顫抖著撥通了他的電話。 他卻像沒事人似的安慰我:“放心,公司已經聯系上了乘客,人家沒事,我這是以防萬一。” 說完,我爸又囑咐我:“你可千萬別跟你媽講,不然她又睡不著覺了。” 我帶著哭腔說:“我媽都要跟你離婚了,你還擔心她干嗎?” 我爸反倒自信滿滿:“放心吧,我們這輩子都離不了。” 16 我媽還是很快就知道了,我爸被隔離的消息。 是奶奶打電話告的狀。 我一進門,就聽到我媽在跟我爸打電話,她一邊哭一邊罵:“黎志輝,你居然敢瞞著我,你膽子可真大,我這輩子跟你沒完。” 不知道我爸說了什么,我媽突然又笑了,笑著笑著,她又哭了。 她對著電話吼道:“我不管,你要是敢生病,我就敢去照顧你,你別想甩開我。” 這就是我爸媽,吵了一輩子的爸媽。 他們什么時候吵出了這么深厚的感情。 我以為,我媽得知我爸隔離,會狠狠罵上一句“活該”。 如今看來,這劇情反轉夠快。 17 我和媽媽兩個人過了一個冷冷清清的春節。 之后,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雖然給我爸打電話時,語氣還是兇巴巴的,但火藥味沒那么重了。 她開始關心各種疫情消息,起先,她深信,我爸身體那么健康,肯定不會感染。 后來,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她又開始各種擔心。 有一次,她半夜做夢,夢到我爸確診了,嚇得坐在客廳里大哭 。 我爸隔離的第六天,跟我們打視頻電話,聲音有些沙啞,我媽一下就聽出了不對勁。 掛斷電話,她把家里的銀行卡和密碼全部告訴我,然后說什么都要去看我爸。 結果,我爸死活不給她開門,倆人就這樣隔著門又吵了一架。 我爸讓她滾回家,我媽哭著罵他是混蛋。 我媽說:“黎志輝,你給我聽好了,你不準給我生病,我和閨女都在家里等著你。” 楊叔拍了這段視頻給我,我看得眼淚都出來了。 事實上,我爸只是有點上火而已,可他倆卻搞得像生離死別,太丟臉了。 18 那些天,我一直揪著心,擔心我爸被感染。 男友打來電話安慰我,讓我給自己找點事情做,看看書,聽聽音樂,鍛煉身體都可以。 他讓我別自己嚇自己,我突然就火了:“你有病吧,這是我爸,不是別人。” 男友頓時愣住了,笑著說:“洋洋,你竟然也會爆粗口。” 事后,男友告訴我,他一直覺得我像個沒有情感的機器人,不管他說什么,做什么,都不會跟他吵。 我告訴他,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因為我不想變成爸媽那樣的人。 男友說:“你爸媽吵了一輩子,真要不吵了,你才會不習慣呢。” 人的觀念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凌駕于情感之上。 從前,無論心底有多么在乎爸媽,仍然覺得他們的行為是件無法忍受的事情。 現在,我卻因為這次事件,心里好像有什么東西宣泄出來了。 19 而我媽,自打那天跟我爸吵了一架后,整個人像回血了一般。 每天在家里跟著抖音學做美食,今天做涼皮,明天炸油條,還不忘發朋友圈,并艾特我爸。 有天晚上,我和她聊天,問她怕不怕我爸被感染。 她笑著說:“你爸總跟我吵架,肺活量好得不得了,肯定不會有事。” 我媽說得極其自然,我突然想到男友爸爸說的那句“她是很好看,但我更喜歡你這張臉。” 我爸和我媽,男友爸爸和媽媽,他們本質上都一樣,都深愛著對方,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那天晚上,我媽又發了一條朋友圈,寫道:云開霧散終有時,老公,加油。我爸秒回:收到,老婆,等我。萬萬沒想到,我也有被他們塞狗糧的時候,這情景如此珍貴,如同吉光片羽。20 我爸的隔離期終于結束了,但考慮到職業的特殊性,公司帶他去醫院做了一次核酸檢驗,陰性。 接到我爸的電話時,我如釋重負,偷偷地看了一眼我媽,她也長舒了一口氣。 我爸說,他想回家洗個澡,我媽在一旁說:“必須得洗,洗掉一身的晦氣。” 我問我媽:“我爸回來,你最想和他做什么?” 我媽說:“我就想和他吵一架。” 我一下笑了,感覺這倆人沒救了。 21 這場疫情對我們家來說,是危機,更是轉折,也讓我明白,這世間婚姻有千百種,既有柴米夫妻,也有神仙眷侶。 不同的婚姻有不同的相處方式,而我的爸媽,他們只是選擇了最糟糕的一種——用吵架來交流。 隔離之后,他們還會繼續吵,我也會繼續煩,但我會坦然接受吵架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我不知道,這算不是是和父母的和解,就像王朔在《致女兒書》里寫道: 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后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后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后來,一想起他們就心里難過…… 我不想等到想起父母就難過的年紀,再去慢慢地了解并懂得他們。 當然,這不會是我和男友的相處模式。 婚姻沒有唯一的姿態,而我們會選擇屬于自己的那一種。 作者:劉小念,來源: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