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周五大部分可能都不是技術,碼這樣的文字,其實比技術文字要費勁的多,需要查詢的信息很多并且還都不再一個維度上,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周到,或惹到某些“大佬”謝謝您不殺之恩。 中國的數據庫歷史要從 1982年的“數據庫系統概論” 出自薩師煊老師之手開始說起,同時還有王珊老師,這二位都是來自人民大學。 時間到了1989年,臺灣人將ORACLE 帶入到中國,當時ORACLE并未有中文的名字,臺灣人將其譯名甲骨文,所以才有了現在的甲骨文,并在中國設立甲骨文的總部。后面的事情就有點江湖色彩了,這里還是不提了,打打殺殺的事情少說為妙。 支撐起昂貴的ORACLE 的中國產業,是當時的中國的電信業務,當時的人工處理的方式顯然是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與”那什么的之間的基礎問題(如果你沒有背過這段說明你太年輕了)。 所以中國的第一代的DBA 就是從1997年開始存在的,最出名也最成功的就是當今數據庫界的大佬 蓋老師 (蓋國強)。DB2 INFORMIX 開始霸占金融領域和銀行領域,到現在都可以看到這二位的身影,當然也有些許的sybase,ORACLE 則牢牢的霸占電信市場這塊肥肉。 時間到了 1999年,北京人大金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創立了,也就有了中國第一家數據庫公司,(主要由王珊老師創辦) 隨即,武漢的達夢數據庫公司成立于2000年(依托華中理工),達夢公司的產品在業界有外號,叫中國ORACLE,其主要特點就是和ORACLE基本兼容,甚至聽過售前的講解,他們在銀行替換ORACLE的方法是做 DG ,ORACLE在前,達夢在后做standby,在運行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切換達夢在前,ORACLE在后,在運行一段時間沒有問題,ORACLE就可以說BYE了。 時間又到了 2004年 天津南大通用數據技術公司成立了,主要的產品GBASE,(內核是informix),同時天津還有另外一家數據庫公司叫神通數據庫公司(依托的是中國航天科技) 這個時期的數據庫大部分都是依托大學,或者國有產業等,研發的數據庫也都大部分用在銀行,國家政府機關,行政企事業單位等。來滿足國家對自研數據庫項目使用的一些要求和建議。 而實際上中國的純商業數據庫公司是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中開始應運而生得,這點和國外不一樣,中國人口眾多,當時的國外的數據庫例如ORACLE 已經基本上滿足不了互聯網企業的對高并發,高擴展,以及容量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就有中國的后近代數據庫歷史的二次發展。 2009年之前,淘寶使用的數據庫產品大部分是ORACLE,并且有著“全亞洲最大的RAC集群”,隨著上面敘述的問題,以及成本等問題,淘寶決定從2010年后不再進行ORACLE的采購,阿里巴巴要開始自研數據庫產品,當時依托的就是 MYSQL ,并研究出了相關的MYSQL 的阿里巴巴的MYSQL分支AliSQL。從那時起,MYSQL 開始走入中國的互聯網,并到如今一發不可收拾。 2011 年巨杉數據庫成立走的和之前的那些數據公司不同的是,專注分布式數據庫。總體架構是基于shard-nothing 的方式 時間到了2013年,美國著名的(到現在還在俄國逗留的,世界人民英雄),那誰誰誰,曝光了美國的“好事情”,中國的眾多國家機構,開始關注信息安全,尤其是國有政府機構里面各種的 ORALCE ,此時 國內的傳統數據庫企業,達夢, 人大金倉,南大通用等等公司開始大量在這些領域部署替換某些國外的數據庫產品。 這個時期,還沒有比較好的中國的開源數據庫產品,時間還的繼續往后推,2015年 PINGCAP ,就是現在的擁有TIDB分布式數據庫的公司 ,這是一個基于GOOGLE spanner 白皮書下開發的獨創的分布式數據庫,其兼容MYSQL的大部分語法,并且可以做到“無限擴展”,公司的名字() PINGCAP 也是具有含義的,CAP 是仿佛是一個分布式里面無法打破的魔咒,基本上你只能滿足三個字母中的兩個字母,舍棄另一個字母(具體請百度CAP原理),但這家公司的目的就是要做到 pingcap 打破這個原理。公司迅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部分互聯網公司數據庫的標配數據庫,2019年還推出了基于WEB 頁面的數據庫操作方式,讓人驚艷。 時間到2018年-19年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封鎖,讓數據庫行業有了第二次的發展,眾多原先不做數據庫的高科技企業紛紛發布自己的數據庫產品,例如阿里的 Polardb , 華為的 GaussDB , 以及騰訊的Tbase(注:不是TDSQL,TDSQL是基于MYSQL,Tbase是基于postgresql)數據庫等,(基于postgresql 內核開發,GaussDB 的100 200系列部分基于postgresql)。 豈止到今天,國內服務于數據庫的企業,以及自己的產品的企業越來愈多,例如上海的兩家專注數據庫的公司,愛可生(上市公司)(DBLE 數據庫中間件),以及熱璞科技(最近被泰達科技投資千萬元),以及翰高軟件(highgo DB)前兩者是基于MYSQL來進行自研,或周邊中間件提供服務,以及分布式數據庫方面的研發,后者是基于postgresql內核進行開發,兼容ORACLE ,達到ORACLE 遷移到PG的無縫遷移。 所以中國的數據庫市場在2019年后,產品,以及競爭的會更加激烈,現在一個比較有規模的公司的數據庫種類至少也得有個5-6種,如果你覺得不大可能我們來捋一捋,MYSQL 的有吧,互聯網公司 TIDB 你的有吧,金融公司 ORACLE 你的有吧,技術實力強的,緊跟時代的 PostgreSQL 你的有吧,外部購買的軟件使用的數據庫 SQL SERVER 你的有吧,沒有MONGODB 的公司 是越來越少, REDIS 的也的有吧, 當然什么普羅米修斯,influx ,neo4j 等等這樣的數據庫有的公司也是有的。 未來中國的數據庫市場,恐怕是要過過 “春秋戰國” 這個歷史時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