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草堂藏畫目》序言 五代 巨 然 萬壑松風(fēng)圖 “中國近世之畫衰敗極矣,蓋由畫論之謬也。請正其本,探其始,明其訓(xùn)?!稜栄拧吩疲?“畫,形也”?!稄V雅》:“畫,類也”?!墩f文》:“畫,珍也”?!夺屆罚骸爱?,掛也”。 《書》稱:“彰施五采作繪”?!墩撜Z》:“繪事后素”。然則畫以象形類物。界畫,著色為 主,無能少議之。故陸上衡曰:“宣物的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張彥遠(yuǎn)曰:“留乎形 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敗,以傳既往之蹤。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形;賦頌所以 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今見善足以勸,見惡足以戒也,吉夫傳神 阿堵象形之迫肖亦云爾,非取神即可棄形,更非寫意可忘形也。偏覽百國作畫皆同,故今 歐美之畫與六朝唐宋之法同。惟中國近世以禪入畫,自王維作《雪里芭蕉》始,后人誤尊 之。蘇、米撥棄形似,倡為士氣。元明大攻界畫為匠筆而擯棄之。夫士大夫作畫安能專精 體物,勢必自寫逸氣以鳴高,故只寫山川,或間寫花竹。率皆簡率荒略,而以氣韻自矜。 此為別派則可,若專精體物,非匠人畢生專指為之,必不能精。中國既擯畫匠,此中國近 世畫所以衰敗也。昔人誚黃簽寫蟲鳥鳴引頸伸足為謬,謂鳴時(shí)引頸則不伸足,伸足則不引 頸。夫以黃鑒之精工專詣猶誤謬。而謂士夫游藝之余,能盡萬物之性 ,必不可得矣!然 則,專貴士氣為寫畫正宗,豈不謬哉?今特矯正之:以形神為主而不取寫意,以著色界畫為正,而以墨筆粗簡者為別派;士氣固可貴,而以院作為畫正法。庶救五百年來偏謬之畫論,而中國之畫乃可醫(yī)而有進(jìn)取也。今工商百器皆籍于畫,畫不改進(jìn),工商無可言.此則鄙人藏畫、論畫之意“以復(fù)古為更新”。海內(nèi)識者當(dāng)不河漢斯言耶? 唐 閻立本 步輦圖卷(局部) 唐畫 吾見唐畫鮮少,向見之亦不敢信。自敦煌石室發(fā)現(xiàn),有所信據(jù),則唐畫以寫形為主,色濃而氣厚,用筆多拙。尚有一二武梁祠畫像,意尊古者則愛其古,然精深妙麗實(shí)不若宋人也。唐人未尚山水,故摩詰遂為創(chuàng)祖。至五代,荊、關(guān)、董、巨乃摹北宗真山水而成宗,以開宋法,然實(shí)由變唐之板拙而導(dǎo)以生氣者,終非唐人所致。吾于唐也,仍以為夏殷之忠質(zhì)焉。 五代 貫休 羅漢圖 五代畫 荊、關(guān)、董、巨之山水,徐熙、黃筌、周文矩之花鳥人物,貫休之佛像異獸,皆冠百代,為畫宗師,盛矣哉!五代之畫也,由質(zhì)而文之導(dǎo)師也。但宋無所不備,而五代諸名家皆入于宋,故吾總歸之宋畫而特尊之。 南宋 馬 遠(yuǎn) 松溪觀鹿圖 宋畫 畫至于五代,有唐之樸厚而新開精深華妙之體;至宋人出而集其成,無體不備,無美不臻,且其時(shí)院體爭奇競新,甚且以之試士,此則今歐、美之重物質(zhì)尚未之及。吾遍游歐、美各國,頻觀于其畫院,考其十五紀(jì)前之畫,皆為神畫,無少變化。若印度、突厥、波斯之畫,尤板滯無味,自鄶以下矣。故論大地萬國之畫,當(dāng)西十五紀(jì)前無有我中國。若即吾中國,動尊張、陸、王、吳,大概亦出于尊古過甚。鄙意以為中國之畫,亦至宋而后變化至極,非六朝、唐所能及。如周之又監(jiān)二代,而郁郁非夏殷所能比也。故敢謂宋人畫為西十五紀(jì)前大地萬國之最,后有知者當(dāng)能證明之。吾之搜宋畫為考其源流,以令吾國人士知所從事焉。 元 倪 瓚 梧竹秀石圖 元畫 中國自宋前,畫皆象形,雖貴氣韻生動,而未嘗不極尚逼真。院畫稱界畫,實(shí)為必然,無可議者。今歐人尤尚之。自東坡謬發(fā)高論,以禪品畫,謂作畫似見與兒童鄰,則畫馬必須在牝牡驪黃之外。于是,元四家大癡、云林、叔明、仲圭出,以其高士逸筆,大發(fā)寫意之論,而攻院體,尤攻界畫;遠(yuǎn)祖荊、關(guān)董、巨,近取營邱、華原,盡掃漢、晉、六朝、唐、宋之畫,而以寫胸中邱壑為尚。于是,明、清從之。爾來論畫之書,皆為寫意之說,擯呵寫形界畫,斥為匠體。群盲同室,呶呶論日,后生攤書論畫,皆為所蔽,奉為金科玉律,不敢稍背繩墨,不則若犯大不韙,見屏識者。高天厚地,自作畫囚。后生既不能人人為高士,豈能自出邱壑?只有涂墨妄偷古人粉本,謬寫枯澹之山水及不類之人物花鳥而已。若欲令之圖建章宮千門百戶,或長揚(yáng)羽獵之千乘萬騎,或清明上河之水陸舟車風(fēng)俗,則瞠乎閣筆,不知所措。試問近數(shù)百年畫人名家能作此畫不?以舉中國畫人數(shù)百年不能作此畫,崦惟模山范水,梅蘭竹菊,蕭條之?dāng)?shù)筆,則大號曰名家,以此而與歐、美畫人競,不有若持抬槍以與五十三生的之大炮戰(zhàn)乎?蓋中國畫學(xué)之衰,至今為極矣,則不能不追源作俑,以歸罪于元四家也,夫元四家皆高士,其畫超逸澹遠(yuǎn),與禪之大鑒同。即歐人亦自有水粉畫、墨畫,亦以逸澹開宗,特不尊為正宗,則于畫法無害。吾于四家未嘗不好之甚,則但以為逸品,不奪唐、宋之正宗云爾。惟國人陷溺甚深,則不得不大呼以救正之。 明 文徵明 古木寒泉圖 明畫 凡物窮則變。宋畫精工既極,自不得不變?yōu)橐蒎?,亦猶朱學(xué)盛極,陽明學(xué)出焉。明代雖宗元四家,至人家不懸云林畫,以為俗物;然去宋不遠(yuǎn),明中葉前,畫人多學(xué)宋畫,故雖不知名之畫人,亦多有精深華妙之畫,至可觀矣。至晚明,元四家一統(tǒng)畫說,香光主盟,畫人多逸筆,即學(xué)元畫亦有取焉。 清 惲壽平 雙清圖 國朝畫 中國畫學(xué)至國朝而衰弊極矣。豈止衰弊,至今郡邑?zé)o聞畫人者。其遺余二三名宿,摹寫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筆數(shù)筆,味同嚼蠟,豈復(fù)能傳后,以與今歐美、日本競勝哉?蓋即四王、二石,稍存元人逸筆,已非唐、宋正宗,比之宋人,已同鄶下,無非無議矣。唯揮、蔣、二南,妙麗有古人意,其余則一邱之貉,無可取焉。墨井寡傳,郎世寧乃山西法,它日當(dāng)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日本已力講之,當(dāng)以郎世寧為太祖矣。如仍守舊不變,則中國畫學(xué)應(yīng)遂滅絕。國人豈無英絕之士應(yīng)運(yùn)而興,合中西而為畫學(xué)新紀(jì)元者,其在今乎?吾斯望之。 (南海先生個(gè)人觀點(diǎn),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