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老師2020-03-25 19:12 陪伴你學習的第030天 今日話題: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錯的! 關鍵詞:冷靜、理解、鼓勵
在我的課堂上,有不少父母傾訴,說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自己特別大的一塊心病。 最終,孩子倒沒啥問題,父母卻快要被逼瘋了。 那么,如何與孩子和諧共處,創造一個即自由又規矩的家庭氛圍呢? 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正面管教》,作者尼爾森把家庭中大人與孩子的“交互方式 ” 分為三種: 1 嚴厲型 體現為過度控制,有規矩但沒有自由。“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就像我們在前面課程里提到過的游泳冠軍孫楊的母親,就是一位嚴厲型母親。雖然成就了孫楊,但是也對孫楊造成了一定傷害。 如果父母過于嚴厲,就會讓孩子始終處于一種高壓狀態,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書中就給大家分了四類:
所以,嚴厲型父母帶來的結果是明顯能看到的。 一些嚴厲的教育方式,大大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 2 驕縱型 體現為沒有限制,有自由但沒有規矩,孩子可以無限制的選擇,“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見過很多父母,以天性教育為借口。 孩子做什么玩什么都不管不問,說要順應孩子的天性。“順應孩子天性”并不是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不管。
所以,過度驕縱會讓孩子沒有自信,驕縱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行為的邊界在哪里。 3 正面管教型 體現為家長有權威、和善而且堅定,有規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選擇。 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恩威并施。 那怎么做到善良而堅定呢? 什么是正面管教型的父母呢?
當你能夠表現出和平的態度,用溝通的方式跟孩子聊天,孩子很快就會適應這種方式。 這種方式就是這本書中提到的一個非常經典的工具,叫積極的暫停,積極暫停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真正的自尊是讓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感。 所以,大家記住一句話: 經營孩子就是經營孩子的尊嚴。孩子只要有尊嚴感,他就會自動自發地去學習,去追求優秀和卓越,去主動成長。 最后,要學會有效地運用鼓勵和贊美。 經常贊揚和獎勵孩子,會促使他們相信:“只有別人說我好,我才算好。”還會讓孩子盡力避免犯錯誤,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 相反,鼓勵則是教育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把事做正確的能力。 作者尼爾森把家庭中大人與孩子的交互方式分為三種:
今天 你有收獲嗎?又到了我們互動的時間了,平時 你跟孩子的互動是哪種類型呢? 你有沒有做到我今天談到的正面管教呢?下方評論區和我一起聊一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