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位媽媽私聊問我:“最近孩子一直在家上網課,看著好像挺認真的,但是怎么才能檢測孩子上網課的聽課質量呢?怎樣和孩子復習更好呢?”疫情期間小朋友們都在家上網課,相信很多媽媽也有同樣的困擾。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兩種適合小朋友的學習方法,既能檢測聽課質量,又能高質量的復習。 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的意思是將學到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易懂的方式教給別人。如果講的很順利,其他人又聽懂了,那就說明自己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如果講的過程中有停頓的地方,說明沒有真正聽懂,可以著重復習停頓的知識內容。 費曼學習法的工作原理是:先把學習到的信息壓縮成知識——然后大腦重新拆分理解知識——最后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知識。 我一直建議孩子閱讀后進行復述其實也是一種費曼學習法。 那么為什么把自己學的知識教給其他人就更容易掌握知識呢? 因為費曼學習法可以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大家可以看到被動學習包含了:聽講、閱讀、視聽等,知識吸收效率依次是5%、10%、20%。 而主動學習包含了:討論、實踐、教給他人,知識吸收效率依次是50%、75%、90%。其中吸收效率最高的就是傳授給他人。 媽媽們可以利用“費曼學習法”,讓小朋友成為老師,自己當成同學,將每天上網課學習到的知識內容講給自己。看似是在教給你知識,其實他正在給自己梳理知識脈絡,給自己查缺補漏呢!這樣既能檢測孩子的聽課質量,又能幫助孩子復習,真的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思維導圖學習法 思維導圖大家都聽說過,現在很多兒童培訓機構也開設了思維導圖課程。我覺得思維導圖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你把零散的知識點系統的歸類、整理,這樣更加容易理解和記憶。 那如何將思維導圖學習法代入小朋友的日常學習中呢?我日常的做法是結合“費曼學習法”一起使用。比如依依要給我講一個知識點或閱讀后的小故事時,她會先在白紙上畫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第一步先寫出今天要講的核心內容;第二步把要講的內容分門別類,最后按照思維導圖的先后順序和邏輯關系講給我聽。如果哪個地方講不清楚就畫個圓圈標注起來,重新去看一遍尋找答案。 這樣講起來邏輯比較通順,同時也能發現沒有掌握的知識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