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云南人的餐桌上 有一份昆蟲菜單 它們長相各異 分布在田間地頭 讓人又愛又怕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奇特美食吧! “柴蟲”又名“木花”,寄生于樹木等落葉喬木內部,以啃食木頭為生。在云南鄉間,烤柴蟲是孩子們的常見零嘴。大人們從山上砍回來了新鮮的木柴,堆在空地上,柴蟲在里面生活,夜間往往就會發出蟲子啃吃木頭的“嘰嘰嘎嘎”的聲音。 佤族人民有食用昆蟲的習慣,喜歡食用寄生于植物中的竹蛹、紅毛蟲、掃把蟲、冬瓜蟲、柴蟲等十余種昆蟲。通常把昆蟲和大米、作料一起煮成昆蟲稀飯;有時也用植物葉子包燒昆蟲,加作料舂茸,做成菜肴;再就是把昆蟲油炸來吃。在阿佤山,油炸柴蟲就是這些昆蟲食譜中的上等佳肴。油炸后,柴蟲美味如對蝦,酥脆爽口,干香味美。 臭屁蟲 臭屁蟲學名叫“椿象”,也叫 “蝽”。臭屁蟲體后有一個臭腺開口,遇到敵人時就放出臭氣,也把它稱為“放屁蟲”“臭姑娘”等,外形類似斑蝥。在云南常用于泡酒喝。一經炒熟之后,臭屁蟲即是一種香美可口藥用美食。 每到夏秋之際就到處飛舞,想抓它可不能隨便用手觸碰。因為它一旦受到攻擊就會釋放臭味,極其難聞。在處理臭屁蟲的臭味上也有著獨特而有效的辦法:將抓來的臭屁蟲先放入冷水,再慢慢加入熱水,隨著水溫的升高,臭屁蟲的臭味也慢慢排除干凈。 待臭味消失,便可放入鍋中油炸,美味爽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