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科學家克拉克夫婦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兩人讓一些4~6歲的孩子在一黑一白兩個玩具娃娃中選出漂亮的那一個,并詢問他們哪個娃娃是好娃娃,哪個娃娃是壞娃娃。結果有11名孩童認為黑洋娃娃“丑陋”,有九人認為白洋娃娃“好看”。這充分說明了在以白人為主導的社會里,讓黑人這個群體從小就擁有了自我輕賤的意識,克拉克博士夫婦從1939年開始,在全美各地舉辦過同樣的試驗,得到的結果大致相同。這些孩童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而且他們將這種自視輕賤視為理所當然。”克拉克博士說。 克拉克娃娃實驗 在白人主導的社會里,黑人們一直都主動或者被動的接受來之各方面的信息洗腦,所以認為白人都是精英,是帥氣優秀的人種,而黑人又懶惰又暴力,黑人天生就比白人差,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在白人沒有來非洲進行奴隸貿易之前,在非洲部落里,只有黑色的皮膚才是健康的,黑人的祖先曾經認為白皮膚和淺色皮膚是病態和不祥之兆,但現在有些黑人想漂白自己的皮膚; 白人文明在近代一直保持著的強勢地位,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學作品,雜志畫報電視里面每天見到的都是那些成功的白人,有商界精英、健美的體育明星、漂亮的演員模特。至于一般的歐美人,由于生活富裕,他們也能以健康、灑脫的形象示人。 在好萊塢的大片里面,超級英雄一直都是白人,黑人在里面要么是罪犯,要么是嘴巴碎碎念個不停的逗逼,誰人不愛超級英雄,所以久而久之 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觀點和認知,甚至改變了自己的審美觀和種族認知,即使是孩子,也會否定自己周邊的父母姐妹,乃至包括自己。這就是文化入侵。 不同文明會發展出各自的審美標準。比如,南太平洋等國以臉圓和體胖為美,我國曾經以鳳眼和小嘴為美,日本曾經以假眉和黑齒為美等等,人類社會的所有文明中,所有國家和種族,都天生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本族最美,異族很丑是一種天生的本能。這樣種族才能有機會,把最純正的本族基因傳遞下去。所以我們潛意識里更傾向于認為那些和我們長的接近的人更好看。但人類潛意識里,還希望能找到最強大最健康的另一半,來傳遞自己的基因,因為健康強大,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后代。如果沒有實力,一直被外族暴打,文化自信崩盤之后,大家就不再認為本族最美了。 在1840年以前,白人還是黑人在中國的形象評價是非常之低的,唐朝就有過黑人的記載:
在當時唐人眼里,當時昆侖奴就和野獸差不多,所以根本不可能會認同黑人的審美標準。清朝時候中國人看到白人,是這樣記載的:赤須碧眼,狀如獼猴,形似羅剎。說白了就是全身都是紅毛,一雙綠眼睛,相貌和猴子差不多,長得和鬼一樣,所以又叫他們洋鬼子。因為那時候的中國有強烈的民族自信,幾千年的天朝上國的自覺為底蘊,等1840鴉片戰爭交手一次又一次意識到洋人的強大之后,民間對洋人的稱呼也就改變了,從黃毛綠眼變成了金發碧眼帥氣逼人,從未開化用刀吃帶血的食物變成西餐都是紳士吃的食物。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隨著槍炮棍棒而來的還有大批傳教士,他們建立教堂,創辦學校。不斷的滲透人們的價值觀、倫理觀、道德觀。摧毀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自信,從各種角度故意丑化和矮化亞裔男性。 1913年英國通俗小說作家薩克斯?洛莫爾創作了傅滿洲形象,立刻得到了西方各界的追捧,前后拍了14部系列電影,傅滿洲是一個黃種人,首先在形象上,他擁有著長長鷹鉤鼻,和長棗紅臉,眼神犀利而尖銳,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殘害白人,虐殺白人女子。其他大多數美國電影里的中國面孔,形象都非常不堪,油膩肥胖,邪惡陰險,或者是書呆子。要么就是黑社會,而白人都是救世主,超級英雄。這樣的電影看多了,也許有一天我們就會和克拉克實驗里的黑人一樣認為,黃種人本來丑陋邪惡的,而白人都是超級英雄,如果哪天出現種族和國家的沖突,人們潛意識里就會默認接受長著白人面孔的美國“英雄”們,從而放棄抵抗,這就是文化入侵。 西方丑化中國人創造出來的傅滿洲 文化的基礎是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富裕的國家可以輕而易舉的輸出自己的觀念和審美標準,以此影響其他種族。所以我們要抵御文化入侵,甚至反守為攻,最需要提升的,是國力。國力強盛了,種族天然就自信了。 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白人在中國人的眼里,有4900年是長的像鬼一樣。但區區一百年。就已經摧毀了一部分人的民族自信,一部分公知拼命鼓吹月亮是國外的圓,拼命美化外國,像筆者在百度里面想搜一個普通白人的圖片都難以找到,打開里面全都是外國帥哥,體育明星的圖片,洗腦多了有些人寧肯找一個一窮二白的白人甚至黑人,也不愿意接受一個勤勞上進的國人小伙,就是在潛意識里認為外國人比中國人高級強大。像那種靠奴顏婢膝爬上來的官員最為突出,所以才會有黑學生陪讀陪玩陪生活,連古人都知道和親是羞恥又丟臉的,但現在還是有人干這種齷齪的事,連古代的賣國賊都不如。 普通白人,其實也就長的那樣。 |
|
來自: 昵稱37024558 >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