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Zara 前兩天問我,在XXX互聯網公司有沒有認識的HR,想請我幫她的表妹介紹工作。我知道她表妹是三四年前從澳大利亞碩士畢業,現在在一家傳統IT公司工作。我就問Zara,這個公司招聘的初中級職位很多很多,即便是我認識的HR都是只負責極小一部分。她表妹條件不算差,完全可以自己通過公司網站申請啊。而且現代是什么時代了,這種初級職位也談不上內推標準,豈不是讓人家HR為難嗎?Zara也無奈的說,她表妹覺得自己不是名牌大學畢業,沒有特別好的背景,既沒有專業也沒有經驗,連申請的的勇氣都沒有,現在一邊找工作一邊沮喪,估計接到Offer也是勉強高興一會兒,又會抱怨不已。是Zara覺得可惜,想托我幫她再找找關系,不要以后就這么一直做不喜歡的工作。 想想前幾天我有位讀者也在后臺給我留言,說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最向往做市場工作,我問她為什么不去申請市場的工作,她說我的學歷是二本,只在一家港資企業做過銷售工作,去申請XXX公司的市場工作,想想就不自量力。 他們如果請我幫忙,老實說,肯定會失望,一是獵頭接觸的HR雖然多,但都是專門負責中高級特定職位的,沒有哪個客戶用獵頭推薦這種專業不符,條件不好的人,另一個是大公司雖然有內推,他們的條件也多半很難搭上條件相當的專業職業。 但是如果他們認為就沒有機會了,那就真沒有機會了。對于初級職位,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渠道去努力的。 最近是招聘高峰,自然也是求職高峰,我遇到很多找工作的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共同特點是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我可以肯定,絕大部分下一個工作仍然不喜歡,因為他們就象Zara的表妹和我的那位讀者一樣,基本已經設定好了,他們只能做這樣的工作。等到十年后,只能強打精神做著一份中等的工作,到工作二十年后,再找別的工作更困難了,運氣好,平平常常等退休,運氣不好,裁員下崗中年危機會是常態。 只怕是在職場上起步時,他們就已經設定了,他們的學歷不佳、經歷不佳只能找他們認為自信的工作,于是經過一番折騰,找到了這樣的工作,過個幾年,覺得不喜歡,但是自己經歷又普通,于是再找,也只能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幾經折騰,很快人到中年了,又覺得自己年齡大,經歷差......這一生的職涯已經就這樣了。 為什么很多人一生都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因為他們已經Assume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只能做這樣的工作。 他們要的工作都是可以在網上直接找的,絕大部分也只是基層入門的工作,但是很多人因為只想著要做專業對口的工作,執念于自己并不能做的工作,而他們的能力和他們的期待中間永遠隔著巨大的鴻溝,反而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我原來也是這樣,總想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雖然有很多想法,但真的覺得機會很少,自己競爭力很弱,根本連想想就覺得很遙遠而沒辦法。 十幾年前我剛進獵頭公司做公司BD,參加展會BD來一家浙江衢州的做戶外用品的民企,當時我們公司還是做外企為主的,大型民企都很受歧視,我當時問了幾個有經驗的顧問都說,這么小而偏的地方,名氣不大的企業要求還不低,要求大消費品公司的人才,沒有人考慮的,會被候選人罵的。當時還有位顧問問我,換了你,現在拿著XXX的薪水,在世界500強工作,你愿意到薪水還每個月只能發一部分,到年底才發獎金的不正規的這種小破公司去嗎?我想想也是,我估計也是不愿意的,當時心里罵自己,怎么沒有考慮清楚就自以為是,還把定金收了。 連愿意做的顧問都沒有。 我的信心全無,覺得自己真是傻子一樣,心里一直怨自己,畢竟沒怎么做過銷售,也沒做過獵頭,真是蠢,早知道不接了,現在收了定金,即便退回去,也讓人家覺得我不誠信。怨自己:為什么不多過過腦子呢?為什么不多做研究呢?為什么以前不努力一點呢?為什么……. 我的老板余先生知道了,對我說,做獵頭最要緊的是不要Assume(假設和想當然),你不去問把所有候選人都問一下,怎么知道不可能? 我想想也對,反正已經沒有比這結果更壞的了,于是硬著頭皮自己上了。我只好一邊親自做這單,當時戰戰兢兢,生怕被高大上的候選人罵,自己還打了一份人家可能會罵我的問題,我如何應對的小紙條放在電腦邊增加勇氣。當然是有人罵的,有位候選人直接冷冷的對我說,你知道我現在薪水多少嗎?拿這種職位問我?(這個問題居然還不在我的考前小抄上,我根本被問傻了,直接按“無法回答”直接掛了電話,落荒而逃)我覺得自己像個弱智。 但是就這樣厚著臉皮問了幾十個人,竟然有500強的公司的人愿意考慮的, 后來我們杭州一位顧問說他正想切入戶外用品這個領域,很高興把我這個單接過去做。 后來經過我和這位顧問的努力,這單竟然成功了,成功的候選人還是安徽人,我才知道原來衢州和他家鄉,他當時家里有事,急著回家鄉找一份工作,而他家離衢州比他們真正的縣城還近,離這家工廠更近……. 誰說人肯定不會降薪的?誰是500強公司不會去民企小企業?誰說大行業不愿意去小行業的?誰說上海工作的不愿意去四線城市的?……也許你是這樣,但不代表世上所有人都這樣,正如余先生所說,你問都沒問過所有人,怎么知道不可能? 我永遠記住了,永遠不要以自己以為的角度想當然的去看世界。 后來我發現,其實大家都知道不要假設,但每個人都有假設,對自己的Assume,對別人的Assume,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一個自己Assume的世界里努力掙扎,原地劃圈……. 我發現其實只要不想當然(Assume),這個世界會很不一樣: 1,為了自己熱情所在,永遠要多嘗試一下,永遠不要假設別人和你想的一樣。 找工作時,真正要把理想的工作當回事,去試一下,也許和你想的不一樣。每一份工作都有一些時候是機會窗。 2,很多無從下手的事,完全可以先接近再完成。 物理上接近是第一步。 很多人特別重視自己的“專業”,工作只想找專業對口的,其實如果是想到新行業,新公司,物理上接近,先進去是最重要的一步,比如Zara的表妹,她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背景做核心部門的員工困難很大,但是如果找些輔助崗位如助理崗先進去,完全有可能的。 我是看過很多助理、前臺的員工因為近水樓臺,工作極出色,找到機會轉到了公司核心部門,慢慢做成了核心員工作的事。就拿秘書工作為例,我有位朋友是她自己的第一學歷是商務英語大專,第一份工作是做秘書,十多年時間現在是一家中型外資公司的HR經理了……. 獵頭公司的很多獵頭原先是與招聘工作毫不相干的,但通過做獵頭積累了招聘經驗,從原先的行業,通過做獵頭換到了自己喜歡的行業做招聘;相反方向也是很多,很多覺得無望的HR通過做獵頭,把一個很窄的輔助性工作越做越寬…… 3,越是怕一件事,越要直面它,想想最差能怎么樣。 最差的結果就是不成功,那和沒有做這件事有什么差別呢。 我們有時候需要自不量力的去做一件事才能突破自己的局限,這個突破一定是不舒服的,但是不妨多想一想,除了不舒服,我們有什么損失呢,所有損失小,收益大的事情都應該毫不猶豫去試一試,這樣我們的成長才會突破常規。 經常在認為自己不行,認為“這件事”自己做不到時,問問自己: 自己真的窮盡努力了嗎? 自己真的準備永遠放棄對這件事的向往而永不后悔嗎? 自己愿意在沒有“這件事”的世界里過一生嗎? 放棄你能得到什么? 努力你能得到什么? 突破常規,從不Assume開始。 感謝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景紅,專欄作家,亞洲知名獵頭公司仲望咨詢總經理, Linkedin領英2017最強檔案獎得主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