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處方用名】柴胡、北柴胡、醋柴胡、春柴胡。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微寒。歸肝、膽經(jīng)。 【功效應用】發(fā)表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 用治外感發(fā)熱,往來寒熱,胸脅脹痛,中氣下陷。 現(xiàn)代常用于感冒,流感,瘧疾,肝炎,膽囊炎,胰腺炎,肋間神經(jīng)痛,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方劑舉例】 (1)柴葛解肌湯:用于感冒發(fā)熱。柴胡 葛根 黃芩 桔梗 芍藥各9g 羌活 白芷各6g 生石膏15~30g 甘草3g,水煎服。 (2)小柴胡湯:用于少陽病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柴胡9g 黃菩6g 人參6g 半夏6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棗12枚,水煎服。 (3)柴胡疏肝散:用于肝郁脅痛。柴胡 芍藥 香附各9g 枳殼 川芎各6g 甘草3g,水煎服。 (4)柴芩湯:用于慢性肝炎,轉(zhuǎn)氨酶長期不降。柴胡9g 黃芩12g 白芍9g 三棱9g 甘草9g 鱉甲15g 丹參18g 佛手9g 郁金9g 法夏9g 太子參9g 生姜3片,水煎服。 (5)升胃湯:用于胃下垂。柴胡9g 陳皮9g 黃芪24g 黨參15g 白術12g 茯苓12g 枳實12g 炒葛根12g 淮山藥30g 白芍12g 炙甘草6g,水煎服。 【成分藥理】含柴胡皂甙、黃酮類化合物、揮發(fā)油等。具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抑制流感病毒、結(jié)核桿菌,鎮(zhèn)咳,改善肝功能等作用。 【用法用量】水煎服,3~10g(退熱可用至30g)。 【使用說明】退熱解表宜用生柴胡;解郁升陽宜用醋柴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