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壽衣的重要規矩:無論如何不能把手露出去,后人最怕犯這個錯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傳統文化,古時候人們都很重視喪葬之事,因此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喪葬文化,在這其中留下了不少規矩。 比如說按照傳統,當一個人去世之后,一定要穿著壽衣下葬,人死了首先要將身體洗干凈,之后穿上干凈的衣服,這個新衣服指的便是壽衣。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在活著的時候,后人一定要提前為其準備壽衣,可能有人覺得這種做法很不孝,這不是咒老人嗎?其實并不是,按照規矩,老人生前做壽衣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寓意是健康長壽。 這個習俗已經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習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地方穿壽衣的規矩其實都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所在閩南一帶,穿壽衣之前,老人的親屬還要象征穿一下。 關于穿壽衣,其實并不是簡單的給逝者穿上便可以,首先壽衣一般只有奇數,上下要相差二,比如說上衣七件,褲子五件。 這個數量也是規定的,最多只能穿十一件上衣,九條褲子,通常來說,死者的歲數越大,后人給他穿的越多,表示有福有壽。 那么為什么要穿這么多的壽衣呢?從科學角度來看,古時候人死后不是立即下葬,要在家里停幾天,歲數越大放的時間越久。 有些地方甚至會放幾年,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尸體放久了會腐爛,會流出液體,多穿就是為了防止滲漏,而且棺材里面還會放草木灰等吸收水的東西。 如今的壽衣款式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但是選壽衣的時候也有一點禁忌,動物的皮毛以及綢緞做的壽衣絕對不能選。 古時候人們都是相信有來世的,在古人看來,如果用動物的皮毛做壽衣,那么下一世這個人便會成為獸類,所以沒人會去犯這個忌諱。 至于綢緞,綢緞中緞和斷是同音的,說起來也是斷子的意思,所以逝者的家人自然不會選擇綢緞做的壽衣,在壽衣上所有用的紐扣的地方都會換成帶子,帶子寓意帶來子嗣,有人丁興旺之意。 在穿壽衣的時候,如果逝者是男性,則是兒女或者為其制作壽衣的人來幫著穿,逝者為女性,則有其女兒或者兒媳幫著穿。 除了上述這些,在穿壽衣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規矩,也是后人最怕犯的一個忌諱,那就是穿壽衣的時候一定要把手遮起來。 有一種說法是如果逝者的手沒有遮住,這就意味著衣不蔽體,一方面對逝者不好,因為逝者要去陰間繼續生活,另一方面則對后人不好。 如果沒有把手遮住,那么后人會衣不蔽體的去伸手問人要錢,所以后人們在為逝者穿壽衣的時候很注重這一點。 地區不同,習俗不同,每個地方關于壽衣都有不同的規矩,雖說很多規矩看起來很迷信,但其實這也是后人的美好祝愿而已。有趣的是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現如今的壽衣樣式是越來越多,還有不少樣式時尚的壽衣。 |
|